仙珍圜

标题: 士童资料翻译篇www.frailea.com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8-12-29 23:29
标题: 士童资料翻译篇www.frailea.com
之所以发到这里来是感觉虽然是我们自己翻译的,但毕竟资料来源于别人网站,发到这里大家也好修改补充一些。。。

前言:
常在网上找资料,特别是仙人掌科士童属的,包括图片的,文字的,书籍的。。。但是发现,包含士童资料的书籍很有限,图片,文字的还有一些,而且基本全是外文,很难懂,自己外语水平真的是太菜了,就连起码的英文也识别不了几个单词。只能求助于外援。。。请朋友翻译一些,虽然不是专业翻译,但起码有些内容能看了。(只是,要想更准确的翻译学术资料,功怕还是要在找外语好的植物学专业的朋友来进一步校正了)。。。。万事开头难,尽管如此,我还是往这个前进的道路迈上开头的一小步吧。。。

就从这个网站的首页开始吧
http://www.frailea.com/

:
导言:
    这个网站是为那些对士童属感兴趣的的人士享用和探讨的一项资源:士童属拥有灿烂(豪华)的花,与众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奇特的产地(异国风情),以及许多其他特点。这都使得人们乐于研究这些仙人掌并享受着它们带来的乐趣!这些短圆柱,小球状的植物发现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它们最初被列入到“Echinocactus”;于1838年。士童属被布来登和罗斯(Britton and Rose)命名,作为极富纪念性的一项工作,1922年‘The Cactaceae’(《仙人掌》)巨著首次出版。它是为(被?)西班牙人Manuel Fraile命名,他是一位多年来专注于美国农业部(门?)仙人掌收集研究的资深人士,当时布来登和罗斯(Britton and Rose)博士也在为他们的专著作准备。
    本网站是如何诞生的?它主要是由那些非常渴望了解这个仙人掌属的个人联合起来的!我们希望能创立一个中间的信息平台以帮助您了解这种美妙的但却鲜为人知的小植物。此外,我们还希望这个网站能发展成一个有用的和可靠的网络资源。不管您是新的植物爱好者还是资深学者,这里都有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宝藏!赶快加入!
    欢迎您的意见和建议。


请大家对照原网页提出更准确的意见以便进一步改正,为更好得翻译后面的打基础
帖子很好,感谢刚哥和lui123456ok 以及kk2643 2位朋友的翻译,也很感谢六品县令等各位朋友的参与!本来论坛发帖和回帖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也是狠了好几次心,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将转帖翻译原文中间的回帖删掉,希望大家能够原谅。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8-12-30 07:56
顶, 谢谢分享
我是“钢丝”
They were initially classified as Echinocactus; beginning with Echinocactus pumila in 1838. The genus Frailea was created by Britton and Rose, in their monumental work, ‘The Cactaceae’, first published in 1922. The genus was named for the Spaniard, Manuel Fraile, who dedicated many years in caring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cactus collection about the time that Messrs Britton and Rose were preparing their book.

在1838年,他们最初被划分为"Echinocactus"属[/color],“Echinocactus pumila”种 士童种在由Britton and Rose编撰的鸿篇巨著-《仙人掌》中首次被创立,该书发表于1922年。士童种由西班牙人Manuel Fraile命名,Manuel Fraile曾在美国农业部从事仙人掌收集研究工作多年,那段时间正是Messrs Britton and Rose 准备编书阶段。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8-12-30 09:00
[quote]原帖由 lui123456ok 于 2008-12-30 07:56 发表
顶, 谢谢分享
我是“钢丝”
They were initially classified as Echinocactus; beginning with Echinocactus pumila in 1838. The genus Frailea was created by Britton and Rose, in their monument ...
:kiss: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8-12-30 09:05
非常感谢“lui123456ok”老弟。。。
因为我英文很差,也是请朋友翻译的,朋友对于植物这些也不通,所以翻译起来不一定很准确
后面的一些也正在翻,所以朋友们如果能帮忙翻译的话就往后翻,翻好的发到这里也可以
再次感谢一下。。。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0 11:18
大致看了一下, 遗憾发现很多文档资料不是英文的,

刚想翻译一篇给阿刚,结果一看, 德文, 这个就不是我的强项了. (想翻这页的) http://www.frailea.com/References/Internoto_28_3.htm

另外, 我看了下这个网站, 请问下楼主, 你能把具体你想翻译的网页连接发出来吗? 免的翻了又没有实用价值.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8-12-30 13:50
来源: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ctusWorld26_1.htm

士童养殖  作者Angie Money

      一个士童新手发现了一个成功养殖士童的秘诀-粗放的养殖
      士童类植株矮小,却有着硕大的黄花,如果养殖得当花朵通常比其植株本身还大。作为矮小植物,他们特别适于那些养殖空间有限的人,大量不同种类与变种的士童能够轻易养殖在一个有直射阳光的窗台或者小温室中(当然,如果你是对种属要求严格的人你可以尽数收藏)。

       我的第一个士童类的仙人掌是Frailea castanea Backeberg。我之所以买它是因为当初别人说这是一个经典品种,他不会长的太大而且容易养殖。的确,这个小球对于我来说太小了,自然而然我认为他是一个幼苗。我把它放在我的小温室里边(当时是六英尺见方的),像其他仙人一样的浇灌。但是他们没有丝毫长进,也根本不开花,我感到很失望。后来,我看到有一个花蕾形成,我自认为:“哈哈,要开花了”,但是事实是一片静悄悄。它已经在我的藏品中有两年了,但是一点也没有长大,也没有其他变化。
      在我的小温室中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就是,空间不够,所以我把那个我唯一的士童扔到了垃圾箱,因为我以为它可能死了。当然现在我知道了,它已经是成年植株了,而且通常它是闭花受精的(花朵无需开放种子就可以受精),此外我给士童提供的生长环境也是不太合适的。
      几年后,我建了一个稍大点的温室(10*8英尺见方的)。我参观了一个朋友养殖的士童藏品,大部分士童他都养殖在9cm直径的盆里,长的很美,并有花朵绽放。这次我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养殖士童,从朋友那里得来的种子开始。种子发芽很好,很快我就有了几个幼苗。从那以后,我的收集品种开始增长,从买来的幼苗,到更多的是自己播种,种子来源当然是朋友的赠与和自己收的。
     保证士童类健康快速生长的秘诀就是:用排水、通风良好的植料,并给予稍多的水分。事实上士童类比其他多数仙人掌类的植物更喜水。我还发现用稍大点的盆子来养殖他们,他们能够长的更好,更健康,如果养殖条将不得当,他们很快就会死去。
     我的多数稍大的士童都在7cm的盆子里边养殖,冬天放置在温室里边。最近几年英格兰的冬天都比较暖和,我尝试着把他们放在顶端开放透明的围栏里边,他们很喜欢这样,即使有轻微的霜冻也没有什么影响。我猜测温室里边的空气可能十分干燥,而在围栏里边冬季的雾气防止植株失水过多。在冬天士童类如果是存放在温室里边最好是偶尔用喷壶轻轻的喷上一层水。
     夏天我养殖的多数士童都在室外,上午全日照,下午遮阴。我把士童连盆一起放在没有孔的托盘里边。这样如果是有一段时间没有浇水,最好是往托盘里边添加雨水(或者自来水),他们喜欢这种浇水方式,托盘的水很快就消失了,迅速的被植物吸收了,你甚至可以看到那小小的球体在膨胀。一、二天以后最好把托盘中剩余的水排尽。
    给士童类充足的水分对其生长良好很重要。从下部浇水是一个良好的供应水分的方式,这样植料可以一点点自下而上被侵润。这种浇水方式对养殖在温室中的士童类更是重要,因为温室中的高温会加速水分的蒸发。在夏天我大约每三个星期给托盘加一半的水,这种方式很适合我的养殖条件,有条件的话最好用雨水,因为这比自来水要更好。一般浇水几天后就会有花儿绽放,有时候会有4、5朵大黄花开放,即便是花不能开放,也可以形成带种子的果子,我通常是条件合适就播种,以便我的种植得到延续。
    肥料的使用就如同我其他的播种情况一样:50%约翰2号,25%愿意粗砂,25%U1植料(一种看起来类似小粘土颗粒的植料)。用植料填满育种盘,浸入盛水的托盘中,直到植料湿透。然后均匀的稀疏的把士童种子洒在表面,以便他们在移盆前能够生长到足够大。种盘放在有加热系统的育种箱中,然后摆在能有下午直射阳光的窗台上。发芽用不了多长时间,有些一、二天就能发芽。当幼苗长到1cm左右,他们需要被移栽到稍大点的种盘中,在那里他们将一直生长到单独分盆为止。
    我试着每种士童至少养两个,像Frailea mammifera Buining & Brederoo ssp. mammifera (黄刺), F. mammifera ssp. angelesiae Kiesling & Metzing (棕色刺) and F. castanea我特别喜欢的种类,我都养的更多一些.
    我认为,士童是很好养殖的,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却有着令人难忘的花朵,只要养的不太干燥。

未命.jpg (57.78 KB, 下载次数: 95)

Frailea mammifera ssp. angelesiae

Frailea mammifera ssp. angelesiae

未命名.jpg (33.36 KB, 下载次数: 75)

Frailea pumila 令名为Frailea klusacekii

Frailea pumila 令名为Frailea klusacekii

未命名1.jpg (38.61 KB, 下载次数: 82)

Frailea buenekeri 和 Frailea buenekeri ssp. densispina

Frailea buenekeri 和 Frailea buenekeri ssp. densispina

未命名2.jpg (38.91 KB, 下载次数: 88)

Frailea schilinzkyana 和 Frailea ybatensis

Frailea schilinzkyana 和 Frailea ybatensis

未命名3.jpg (17.87 KB, 下载次数: 82)

Frailea mammifera

Frailea mammifera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8-12-30 14:09
因为本人没有养过士童,所以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本来想像原帖子那样把图片放在文字当中,但是好像操作不灵啊。
大家对付看把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0 17:47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sj1971_24.htm   一篇比较短的:请指正.

仙人掌及肉质杂志 卷XLIII (1): 24,        1971年  

仙人掌及肉质业余爱好者  C. Glass 和 R. Foster



Frailea castanea Backbg.: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植物!美丽,小栗子一样的褐色球体,  微小,不致伤的,红黑色的刺; 大,纯黄色的花! (这是一次很偶然的抓拍, 士童的花难得开放...  但是也有一个安慰:当他们不开花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结种子。 )这种植物从种子开始生长良好并快速, 而且当他们一岁左右开始经常开花! 难以理解的是这种植物的渴望性, 并且非常容易生长和繁殖 在采集时是很少见的.   该植物在1937年被命名为Frailea asterioides 属 。 但是Backeberg指出,他早在1935年已经描述了该物种为F. castanea 。 它来自巴西南部,靠近阿莱格雷蒂,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北乌拉圭接壤地区。Backeberg声称,它们在种植中的寿命很短,推荐嫁接。但是对于嫁接和实根我们已经全都成功了。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0 18:34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SGVCSS1103.htm

San Gabriel Valley仙人掌及肉质社会:仙人掌月刊2003年11月- 士童和松露玉


士童是小型仙人掌中的中等大小类型。 士童的范围从哥伦比亚延伸到阿根廷,和锦翁玉属(Parodia)和南国玉属(Notocactus)重叠 。 但是和锦翁玉属关系更近。该属的数量很可能小于50,但是不确定,很多物种最近被命名,并且只有欧洲的种子供应商能提供。 许多这些新的物种很可能是多余的,当该属一个严谨的修订版发表时, 这些同义词会消失的。


Frailea schlinzkyana
2001年 市内花展 Tom Glavich 提供

士童很容易生长,需要明亮的光线,全日照条件下正午需要适当遮荫.任何排水良好的花盆全可以。 在原产地, 可以在岩石和草地中找到它们,要得到类似效果的部分遮荫,可以让它们在纱窗或浅色布遮阳下生长。 对于夏季的过度浇水, 相对于其他属,这属是很难忍受的,一些采集很多的品种( 如F. asteroides )是最不能忍受的。 几乎所有的品种球体刺座上全有弱刺是这个品种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且经常在展览时被强调。 球体往往是奇怪的混合棕色,紫色和暗绿色。

在原产地,这属一般是短命的,平均寿命只有几年. 如果之前没有被掠食动物发现或者腐烂,或干旱。 士童一般保持非常小的体积,直径从不大于五分镍币到一或二英寸。当盆栽时,可以免于掠食动物,疾病和干旱,两个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他们成长为极大的尺寸。 单头能长到3英寸,多头群生品种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填满6英寸的盆。 其次是他们失去了对自己分生的控制。 分生是该植物新组织生长的主要方式,通常是从植物的中心顶部开始的。随着他们不断生长,通常单头开始生长侧球,有时几乎太出色了。一个老仙人球生长出一堆小球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但有些品种是正常,有些不是。小球通常在刺座中产生 ,但偶尔也会在球体内部产生,最终在球侧爆出。
士童总是开黄色的花。它们通常是闭花受精的 ,这意味着他们是自花授粉。在温暖和阳光充足时土童开花,但即使花不开,他们也会生产数以百计的种子。 种子很容易萌发,发芽迅速,但是种子可萌发的时间很短。可以在夏末收集种子并立即播种,或可以保存到来年春天,然而一年后发芽率会有明显的损失。 一些保存了两年和三年的种子还是可以发芽,如果仔细地保存在凉爽,干燥的地方。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0 18:34



松露玉

2001年冬季展 Laura and Gene Oster.

松露玉属是仙人掌科最小型的属 。松露玉 , 在原产地目前所知的品种中尺寸只有1/2英寸.该属原产地在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在广泛的地理区域内被发现。

这些植物依靠他们自己的根生长很困难。他们特别的环境(山区岩石裂缝),和极端干旱的环境使他们对根部损耗非常敏感。松露玉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存能力(在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中), 几乎完全干燥,雾,薄雾或雨使它们恢复。


神奇的士童

蜈蚣丸(Frailea angelesii)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群生的品种,比紫云丸(Frailea grahliana)生长慢很多,在暗紫色的头下, 最终会生出小簇。

士童(姫毬栗玉Frailea asteroids) 是收藏家的最爱。当生长良好时,它往往是一种深褐色至紫色。成年后,往往更倾向于褐色。通常是一个单头,但如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并注意浇水,象上面展示的标本株一样,可能群生。

天惠丸(Frailea cataphracta)是另一个普通单头品种,随着生长年龄的增加会开始群生并样子古怪。它仍然很小,并保持它的黑褐色。这个品种会出现褶皱脊,
最近已经有获奖者展出了。

紫云丸(Frailea grahliana) 是一种常见的群生的品种。它生长迅速,可以很容易地长满6英寸的盆。

Frailea pulcherrimia 是一个并不常见的组的代表。他们体型很小,但有手指粗细的茎,有几英寸长,分枝自由。主茎迅速在分枝重量的压迫下开始匍匐。这个品种颜色是闷绿色,带点棕色和黄色。

小狮子丸(Frailea schilinzkyana)是单生的,扁球壮( 宽大于高)它保持中等暗棕绿色,有短褐刺。


参考文献

Edward Anderson,  仙人掌家族

Cullmann,Gotz & Groner,  仙人掌百科全书

S. and L. Brack, Mesa花园 种子名单

文章版权所有:Tom Glavich 2003年9月

照片版权所有:T. Nomer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8-12-30 21:41
太感谢两位了,如果能继续多翻译一些的话俺就不用另找人了。。。。
如果工作量大的话,俺会考虑给弟兄一点种子之类的辛苦的。。。
作者: abort    时间: 2008-12-31 01:50
外國月亮不比中國的圓,用小盆,托盤吸水什麽的,根本就只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么?還早上全日照下午遮陰,咋弄? 當然了各國的氣候不同么,要不然阿剛哥也自己寫個適合中國的養護經驗,相比外國的經驗,咱國的經驗應該更適合咱國的環境
下面的沒有看了,眼睛疼.(能施捨寫側芽么? )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8-12-31 09:07
原帖由 abort 于 2008-12-31 01:50 发表
外國月亮不比中國的圓,用小盆,托盤吸水什麽的,根本就只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么?還早上全日照下午遮陰,咋弄? 當然了各國的氣候不同么,要不然阿剛哥也自己寫個適合中國的養護經驗,相比外國的經驗,咱國的經驗應該更適合咱國 ...

全方位了解一下嘛。。。。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17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ctusWorld25_1.htm

仙人掌世界( BCSS )第25卷2007年3月1日

迷人的士童

第1部分:总体印象


马龙C马沙杜  Marlon C Machado

  一个士童的私人帐户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巴西。 在这篇文章接下去的部分,作者马龙将完成这项在该州的调查, 描述和配图说明所有他看见的品种。照片由作者拍摄。

封面: 大型士童

  这是一个广泛分布的品种,从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巴西,到北部乌拉圭, 很受爱好者的喜欢,并且很容易得到种子。士童并不经常开花,但是在高温的盛夏,早上也下过雨,所以湿度很高,甚至最好是雷雨和闷热的天气, 你就很有机会看到他们华丽的,金色的花朵开放。正午时间你最有可能找到他们开花。
照片: 马龙拍摄。


在2005年10月底到12月中旬,在2006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我花了将近十二个星期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旅行,为我的博士学位做实地调查,题目是仙人掌科锦翁玉属的分类法。我的部分课题是尽可能的调查 P. ononis 和相关的品种的数量,要求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各地广泛旅行。 我使用的采样策略是,用15平方公里的比例网格划分该地区。在这个网格中的每一格设法采集 P. ononis 的一个样品。请记住该州的总面积是282062平方公里(比英国大大约35 %) ,这变成需要非常多的网格进行调查取样!总计的曲折路程大约是1.6万公里,或多或少地覆盖了南里奥格兰德州 P. ononis 分布的所有地区。 因此借这个机会,实地调查研究不同的仙人掌品种变成了可能。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21

图1 。
原产地的貂之子开花。在这张照片中可以看见在岩石中有三颗貂之子。
背景中高的柱状仙人掌是大轮柱(Cereus hildmannianus)。




图2
Lidyanne Aona 正在拍摄一个原生地的紫云殿开花标本株。
在照片里还有两个紫云殿,一个在花的旁边,另外一个在图片的底部。如果没有花,这些植物很难被发现!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21
发现士童是一个很愉快的体验。观察这些小植物是很有很大吸引力的,这是所有仙人掌中最小的,在他们的天然环境中生长,隐藏在鹅卵石,苔藓,草丛和蕨类植物的匍匐茎中,Selaginella sellowii。尽管他们的大小和颜色,使它们和周围环境融合的非常好,但是我眼睛很好,而且通常发现很小的士童没有任何困难,即使我没有真正寻找他们。当我在这些地方停下来研究P. ononis们时,寻找这些小植物成为一个愉快的经历.因为停下来的地方至少可以发现一个士童的品种。



图3 (左)Graham Charles拍摄貂之子样本栖息地。 你能看到貂之子吗


图4 (下)上张照片的特写镜头-现在可以看到Graham Charles拍摄的貂之子了.






图5 (下右)上张照片中貂之子的特写。看着这样一张特写照片, 你可以明白知道这种植物有多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我必须承认,在野外看到这些植物之前,我对他们没有很大的兴趣。我从来没有发现士童特别有吸引力,而且从来没有种过他们。我看见的大多数的士童是别人的种植,往往是膨胀的,缺乏吸引力的轻微刺毛植株。 我发现始终有吸引力的唯一品种是大型士童,我期待着在野外见到它们。不用说,我对于士童观点的彻底改变,是在原生地看到他们!我很快迷上了这些小植物。我认为,真正引起了我的想象力的是它们小的出奇的体型,大花,隐蔽,或多或少的深埋在土层中 ,这是此品种的特点。



在我2005年的第一次旅行中,我对于士童的知识是微乎其微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品种存在,也不知道如何区分它们。回首往事,现在我认为这是有利的,因为它意味着我可以研究,观察其特点,并不带偏见的寻找他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通过对每一种士童拍摄良好的照片,我后来能够叫出每一个我遇到的士童的名字。我还收集了很多士童的标本。是的,我杀害了很多士童和其他品种的仙人掌,但这使我能够非常详细了解植物的解剖特点。


令人惊讶的是发现所有的士童拥有发达的块根。但是,这不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这是大多数其他小型仙人掌的共同特点,举例来说,娇丽球属,子孙球等. 这些根的功能是储存足够的营养,使植物在他们不得不忍受的很长时间的干旱中能够生存下来。块根也有在土地中固定植株的功能。块根类仙人掌的共同特点是,在干旱时植物失去水并萎缩,膨胀的根收缩并拉倒茎,导致植物的顶部凹陷,有时甚至低于地面的水平。椭圆形的, 扁平的士童品种尤其明显,如天惠丸,黑豹之子和大型士童 , 脱水使它们完全低于地面。


图6 大型士童的原生地,其中10个样本正在开花。
图中可以看见白色是脱水茎是匍匐蕨类植物,Selaginella sellowii




图7 结种子的大型士童标本。如果没有结种子它很难被发现,因为它和生长的土壤是同一颜色的,它的轮廓被脱水的爬行蕨类植物茎掩盖了

图8
正在
原生地开花的大型士童


图9 正在原生地开花的大型士童

图10 正在原生地开花的天惠丸





图11 (左上角)正在原生地开花的紫云殿

图12 (上)两个正在原生地开花的紫云殿,背景中可以看见第三个。

图13 (左) 一个多头紫云殿 4朵花在同一时间开放。

图14 (左下角)正在原生地开花的紫云殿

图15 (下)正在原生地开花的黑豹之子。图中可以看见白色是脱水茎是匍匐蕨类植物,Selaginella sellowii




[ 本帖最后由 kk2643 于 2009-1-2 13:02 编辑 ]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22
士童另一种迷人的特点是这个品种的植物是闭花受精的。这是植物学术语来自希腊文kleistos ,关闭(从kleiein变化来,意思很接近)和gamos ,一个生育或繁殖的结合。 这个词涉及到一个事实,即花并不需要开放,以便用自己的花粉来受精。士童产生花芽,但是并不张开花瓣。 即使花不开放, 作为代替, 他们可以自我传授花粉来发展成为种子。这种生殖策略的好处对士童这样的小型植物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自我繁殖,甚至一个单一的士童就可以克隆出一片新的栖息地,不需要开放它们的花就可以产生种子,士童可以成功地应付不利的环境,如干旱。开大花的士童可能代表了很大的能量付出,并消耗了大量的水份,这对士童这样的小型植物来说是不利的。有能力生产种子而不开放花是一个明显的优势,即使环境条件很不利,植物也可以产生种子,并且花费尽可能少的能量。对于种植这些植物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优势,因为生产种子是有保障的,并且可以获得纯净的后代。这个策略的不利因素是,由于缺乏植物间不同遗传特点的基因交换,自我授粉植物的子代将有少量的遗传和形态上的变化。



当然,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士童将会开花。 我看到了很多品种的士童的花,并在一些地方我看到了整片的士童开花,这使士童很容易被找到,并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大量的了解。






图17 近拍的群生紫云殿变种(早前的图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11月。
图18 几个星期之后拍摄的照片群生紫云殿变种羊吃的所有植物的头


图16 Chris Pugh拍摄一丛群生紫云殿变种。虽然它看起来好像有很多株,但实际上只有三个多头株。 前景其他仙人掌是锦翁玉属的Parodia langsdorfii 。
图17 2006年10月拍摄的同一个群生紫云殿变种.它重新生长并比以前产生了更多的头.


[ 本帖最后由 kk2643 于 2009-1-2 14:47 编辑 ]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23
只有当你找到一个整片开满了小黄花的土地,你才会发现它们在某些地方是大量存在的。我到过的这个地方的大型士童中,很多是开花的,可以看见大块的栖息地中分散着很多的黄色的花(见图6 )。看来在我到访之前,该地区刚刚下了场好雨,大型士童非常饱满,远远高于土壤。相对与开花的, 还有很多没有开花的大型士童。在这个地方估计有上百的大型士童。 这个故事有趣的一部分是当我三个星期后回到同一地点时,我花了几个小时搜寻我认为大型士童很丰富的地方,奇怪的是我只找到了很少的大型士童。实际情况是在我访问的间隔时期,气候变得非常炎热和干燥,从而导致植物皱缩,块根将头部拉进土壤,被尘埃覆盖,因而几乎看不见的。我设法找到的少数植物是因为他们有突出在土壤上的种子荚,而不是因为我可以看到植物本身(图7 )!


除大型士童外( 图6-9,封面) ,其他我能够凭花发现的士童品种是,天惠丸(图10 ) ,紫云殿( 图2和11-14) , 黑豹之子( 图 15 & 21 ) 豹之子( 图 1 , 3-5 & 20 )。看来,植物开花需要很多的水:在所有我发现植物开花的地方,有迹象显示,它不久前刚下过雨。 寻找开花的士童很常见,在栖息地植物当然经常性地开花,从而使交叉授粉和远缘杂交发生,这增加了品种的遗传和形态变异,对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所有我在栖息地看见的士童是单头的,除非它们被破坏。 寻找受伤的植物,但是,并不少见。 虽然本文显示了漂亮的植物,事实是,相当频繁,我发现植物的头已经被羊吃了或是被牛践踏了。 这些植物会产生新的头,我看到有些植物,经历了几个循环的被吃,后来再生。


图20 豹之子成熟的种子荚已经在底部裂开,蚂蚁正在搬运种子(图中可以看见一个蚂蚁)
图21 原生地的黑豹之子




图22 虎之子,成群的虎之子在苔藓和匍匐蕨类植物白色茎之间生长
图23 虎之子图中可以看见白色是脱水茎是匍匐蕨类植物,Selaginella sellowii




图24 虎之子,苔藓和匍匐蕨类植物白色茎之间生长
图25 在南里奥格兰德州, 绵羊是仙人掌一个主要的敌人,因为他们吃很小,很嫩的植物。图片中显示的羊群是在一个黑豹之子的栖息地


[ 本帖最后由 kk2643 于 2009-1-2 15:44 编辑 ]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8-12-31 21:23
图16和17的群生紫云殿拍摄于2005年11月起初我还以为它由几个株组成,但经过仔细检查可以看出,只有两个或三个株,每个株有很多头。 当我几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同一地点,所有的头已经被吃掉(图18 ) 。 一年后我在2006年重新访问这个地方,他们已经重新生长并产生了更多的头(图19 ) ! 看来,士童比锦翁玉属更好地应付了激烈的放牧,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微小,使他们逃脱被羊发现,还因为他们拥有块根:头部可以吃,但仍然还有块根,这种方式使植物再生。



士童的种子差别很大一些品种的种子荚很厚,它通过在底部的小孔释放种子,并迅速被蚂蚁收获(例如图2 0)。 其他品种的种子荚变得干燥,象薄纸,当整个种子荚和植物分离时,被风吹向四周,例如,紫云殿和 F. bueneckeri
士童种子是帽子状 ,和星球属的种子类似形状。由于它们的形状,这些种子能浮动,除了被蚂蚁和风分散外, 下雨时士童种子也可以被水分散。



士童只分布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南部地区,该州西南地区一个称为潘帕斯的地方(地区的特点是低地,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草原为主),在山区东南部,它混合了草原植被,森林和灌木植被。士童成长在裸露在地表的充满苔藓的岩石裂缝,裸露在地表的岩石附近的鹅卵石中,在草地,砾石地区。和其他植物竞争最小的薄土覆盖地区,或者在沙地。


一份详细的南里奥格兰德州路线图,可在网上: http://www.daer.rs.gov.br/daer_maparodoviario_4590_3638.jpg




Marlon C Machado马龙ç马沙杜



Universität Zurich, Institut für Systematische Botanik Zollikerstrasse 107, CH-8008 Zurich, Switzerland 苏黎世大学,瑞士苏黎世




电子邮件: machado@systbot.unizh.ch

[ 本帖最后由 kk2643 于 2009-1-2 16:13 编辑 ]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1 10:28
真是辛苦啦,看来要出一本士童专集得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希望朋友能继续。。。。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7 16:58
下午整理了一个士童的资料,这个可能是挺有用的我觉得,描述了很多原产地的资料。比上一个有价值。先站位,明天发,头昏眼花。
希望对刚哥有帮助。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9-1-7 18:00
我在翻这个,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ctusWorld25_2.htm
第二部分, 过几天完成后发, 希望没重了.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8 07:55
原帖由 kk2643 于 2009-1-7 18:00 发表
我在翻这个,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ctusWorld25_2.htm
第二部分, 过几天完成后发, 希望没重了.  

重复了,哈哈。关键是那个网站上的英文的比较少,就那几个,粗略的看了一下,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英文了。

[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8 08:11 编辑 ]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9-1-8 14:24
哦, 那你贴吧, 我的才开了个头, 呵呵~

是的, 英文的太少了.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25
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CactusWorld25_2.htm  (这个是接kk2643的上一个译文的)
第二部分也是结束部分讲的是对巴西南部士童属的调研。图片由作者提供。
自从1922年士童被波顿和罗斯首次披露,当时公认的有八种(其中两种关系不太确定),但是自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又增加了很多新名头的士童,但多是同种异名。现在大概有300个名头的士童在各种仙人掌文献里提及,多数都是无效的或是临时的(Metzing & Kiesling, 2006)。显然,现存的这些品种名称要远远高于自然界中该物种的种类。关于种属目录目前还没有最新修订本,所以我们也没有关于士童的比较权威的参考文献。最新版本的种属目录是2006年亨特编制的,认可了12种和6个变形亚种。亨特所列出的种类我在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都有发现,唯一没有找到的是Frailea curvispina Buining & Brederoo。以亨特的种属目录为基础,我现在把我在当地发现的种类列选出来。

未命名.jpg (72.94 KB, 下载次数: 59)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31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33 编辑

Frailea buenekeri W R Abraham:这个种有两个亚种。最典型的亚种是ssp. Buenekeri,生长在Vila Nova do Sul镇附近,另一个亚种是densispina Hofacker & Herm,主要生长在Lavras do Sul镇南部和西部,还有Ibaré村的东部也有分布。我并没有找到那个最典型的亚种,但是Densispina在所标注的原产地的数个地方都有发现,生长在裸露的岩石块中,石块间有相对肥沃的土壤,其旁边往往伴生着苔藓、杂草或者其他植被。这是一个直径不会超过三厘米的美丽的小植物,球体颜色深绿色至葡萄酒红色,众多的棱,棱上具低矮疣突,刺座上有十数根周刺,颜色为奶黄色至白色,刺贴球体,指向下。刺座下方有一个凹槽,形如新月。植株初为球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柱状。此种另一个特点就是疣突上的刺,成放射状,像纤细的羽毛。在这些地方我还发现了F. buenekeri ssp. Densispina和F. pygmaea。
可能是为了补偿我没有找到那个最典型的亚种把,我发现了现在相当受关注的F. buenekeri的另一个亚种,我暂时命名为cen¬trispino(图28-29)。这个种发现在更靠东边比其他的任何亚种,接近Santana da Boa Vista镇。它表面覆盖着密集的纯白色的刺,并具有显著的中刺,中刺大大强于周刺,中刺颜色从白色至棕黄色。棱的上的疣突更发达,这样使刺更像是羽毛。乍一看这个种更像是带中刺的Mammillaria duwei。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以为它是Parodia scopa的幼苗呢。这个种与P. scopa也类似,但后来随着我发现更多的样本和更近距离的观察(趴在地上看的),我认识到这确实是士童种而不是Parodia种的。在发现F. buenekeri ssp. Centrispina的地方,我同时看到了几种F. pygmaea。

未命名.jpg (84.25 KB, 下载次数: 57)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35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36 编辑

Frailea castanea Backeberg可能是士童里边最吸引人的种了。这种植物类似迷你版的Euphorbia obesa 或 Astrophytum asterias,与地面相平的球体,低矮的棱,线状排列的刺座,生有褐色短刺。棱数在不同种群中略有不同,花型即使在同种群中也是有差异的(如图31)。球体表皮颜色为深红棕色,和其生长的土壤颜色类似。在干旱季节,球体缩到土壤中,使它们很难被发现(图32)。这个种类通常生长在沙石裸露的微红色土壤区域。我发现了好几个种群在Quaraí和 Alegrete镇之间的区域内。这种植物也很常见,经常是一看到就是几百个。和F. castanea还有F. pumila共生,偶尔也夹杂生有F. phaeodisca。

未命名.jpg (81.58 KB, 下载次数: 57)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37
Frailea cataphracta (Dams) Britton & Rose:这个种最初分布在巴拉圭,但最近在Rio Grande do Sul也有发现(Gerloff, 1997)。事实上,我发现它,得益于Gerloff对其生长地的描述。我和Graham Charles 和 Chris Pugh一同考察,他们两个来自于Manoel Viana镇(在去Sao Francisco de Assis镇的方向上)。在差几公里到Sao Francisco de Assis镇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平顶山在地平线上,我对其他两个人说:“Gerloff发现了Gymnocalycium buenekeri和Frailea cataphracta在和这里类似的地方,我们得去山顶上看看”,我们下道,向那里靠近。那山丘在一个农场内,所以得征求农场主的同意,我们也顺便询问了怎样能够到达那里。有一条小路直通那里,那里曾被德国人多次考察过,这也更鼓舞了我们。到了那里Graham和Chris开始搜寻G. buenekeri在山腰附近,我则在脑海中搜寻关于士童生长环境的资料。我记得它们是生长在树附近,于是我向附近唯一的那个大树那里走去。果真,在那里F. cataphracta正生长在杂草丛生的沙地中。

未命名.jpg (59.86 KB, 下载次数: 62)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38
Frailea cataphracta有着球状的株体,深绿色中略带紫色,有些几乎是黑色(图33-35),有大约20个低矮的疣棱。生长点凹陷,刺座生有黑色棉毛,刺短小,褐色到白色。刺座下方有月牙状凹陷,外表特征十分明显。刺座下方的这个深色凹槽是许多士童种的共同特征,在F. cataphracta中尤为明显。我发现了这里发现了好几十的F. cataphracta,有些还开花呢。可能是我们来不久之前下过雨,许多球体都很饱满,突出土壤表面。在干旱期,球体通常缩进土壤中,被略红的浮沙所掩盖。沙子是岩石风化形成的,在这个山丘附近非常普通。可能在这个区域内还有更多的F. cataphracta种群,但是目前为止这是所知的唯一一个。

未命名.jpg (60.12 KB, 下载次数: 53)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40
Frailea fulviseta Buining & Brederoo:这个种(图36-38)生长在同一个平顶山附近,但与F. cataphracta不同,他不生在沙土中,而生在岩石裂缝中或是Dyckia (Bromeliaceae)中,在山腰上或是山顶上。我发现这个种在许多地方,Alegrete, Manoel Viana and Sao Francisco de Assis镇附近都有分布,这些地方的生长环境都相同。从名字(fulviseta意思是黄棕色的,多刺毛的)知道,这个种的刺颜色能够变化,从白色到黄色最后到红褐色。刺座下面一个浅浅的凹槽。这是一个柱形种,能够长的很长到12cm或更高(如图36)。F. fulviseta 在外貌上类似于F. buenekeri,但F. fulviseta的刺是直立的,光滑透明的。我发现有些植株的生长点分生了两个或者三个头(图38)
Frailea gracillima (Lemaire) Britton & Rose:这个种分布广泛,形态多变(图39-40)。在Rio Grande do Sul东南部山区广泛分布,Porto Alegre(州政府所在地)附近,Santana do Livramento的南部大部分区域和甚至西部也有分布。它生长在多碎石的土壤中,灌木丛下,杂草中,富有腐殖质的苔藓丛生的岩石缝中。Frailea gracillima是典型的柱状种,植株高度大大长于宽度。棱具疣突,中刺和周刺颜色不同。中刺为深红棕色至黑色,周刺白色至黄色。有些Frailea gracillima比较小,铅笔一样的茎杆,长度比铅笔短不了几公分,少棱,中刺较长(形如Frailea lepida Buining & Brederoo),其他的类似士童则更为壮实,茎杆高数公分(高达15cm),直径5cm,多棱,短刺。

未命名.jpg (64.97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41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2 编辑

图示39是F. gracillima的原型种。具少量带疣突的棱,1或2个中刺,中刺颜色较暗,比周刺长很多,周刺颜色为白色,刺座下为月牙形的浅凹槽。这个种有很多的变形,每个种群都有轻微的差异。例如有些中刺是直的,有些是弯曲的,有些刺座下边还没有凹槽呢。唯一一个现在被认可的亚种是horstii (Ritter) Braun & Esteves Pereira。这是一个低矮的种,具更多的棱和中刺,中刺的数量和周刺相近(如图41和42)。他们的生长区域在Caçapava do Sul和 Encruzilhada do Sul and Piratini之间。代表类型就是图41所示,但是还有比图42更加低矮的型在Encruzilhada do Sul南部。尽管亚种horstii和gracillima种是有差异的,但是很难区分。这可能是整个分布区域内的种之间逐渐的演变和相互融合的结果。尽管形式多变,但是F. gracillima还是很容易被识别的。

未命名.jpg (64.14 KB, 下载次数: 62)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43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5 编辑

Frailea mammifera Buining & Brederoo被划分为两个亚种,典型的亚种ssp. mammifera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 州Dom Pedrito镇北部,亚种angelesiae R Riesling & Metzing生长在阿根廷东北的Dep. Concordia, Prov. Entre Rios。我去的是这个种的典型生长地,植株为球状,直径有3cm,有16条疣棱,疣突是明显,刺座上8个刺,均为周刺,橘黄色,形如羽毛。他们生长在石缝的泥土中,但我到之处这个种的数量不是很多,不知道是因为这个种是比较稀有的缘故,还是干旱期都躲进土里看不见了。外形上看,F. mammifera和F. buenekeri类似,且离F. buenekeri ssp. Densispina的生长地不远,这两个种具相同的疣棱,所以可能他们之间疣密切的关系。

未命名.jpg (64.69 KB, 下载次数: 58)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58.16 KB, 下载次数: 64)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74.42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2.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45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6 编辑

Frailea phaeodisca (Spegazzini) Spegazzini:我个人认为这个种和F. castanea 、 F. buenekeri一样,是士童属里边最吸引人的种。植株颜色为深绿色至褐色,株体扁平,许多矮棱,棱之间的界限明显,有一条深色的垂线,刺座有黑色毡毛,非常细小,白色的周刺紧贴株体,刺座下有深色月牙状浅凹槽。Frailea phaeodisca最初在乌拉圭发现,当初认为是F. pygmaea的变种,但很快升格为一个单独的种。它有广泛的分布区域,但是无论在那里它都是一个稀有的种。我只发现了几个种群,有几个在Minas do Camaqua,Caçapava do Sul市附近(如图45和46),其他的几个在Santana do Livramento和Quaraí市的西部区域。该种在最近的发现地被描述为另一个种,称为Frailea perbella Prestlé,但是这最多算是一个Frailea phaeodisca的变种,只是株体略长,刺座颜色略深,球身覆白刺(图48)。在同一个区域,也可以发现F. phaeodisca其他的变形(图49)。该种生长在岩石块间的沙壤中或岩石缝中。和F. phaeodisca一样,在干旱期隐身,被块根将球体拉进土壤中。

未命名.jpg (62.32 KB, 下载次数: 55)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47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51 编辑

Frailea pumila (Lemaire) Britton & Rose:这个种分布广泛,巴西的Rio Grande do Sul、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都有分布。
甚至有报道说在哥伦比亚有发现,被定位一个独立的种,名为Frailea colombiana (Werdermann) Backeberg,但是这个种与其他的种的分布区域相聚相聚甚远,很可能是人工引入的。由于这个种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地方也被给了不同的名字。但是,至少在巴西,F. pumila在外形上是完全一样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刺的颜色,刺的颜色能从白色(图50)变到奶黄色(图51),到金黄色(图52),甚至是红棕色(图53)。金黄色刺形式的与生长地岩石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他们很容易被发现。

未命名.jpg (61.86 KB, 下载次数: 55)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62.3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52.68 KB, 下载次数: 59)

未命名2.jpg

未命名3.jpg (53.8 KB, 下载次数: 58)

未命名3.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52
Frailea pumila是最大球状士童的一种,能达到5cm的直径。有数量众多的低矮疣棱。刺座上有白色的毡毛,大约18根略带弯曲的周刺,指向四面八方,有1-4根中刺,与周刺差异不是很大。老年植株会变得略微柱形。这个种在Rio Grande do Sul州西南部分布相当广泛,从Santana do Livramento以西到阿根廷接壤的边界,还有Santiago和São Borja市的北部。我经常发现他们生长在小溪(巴西的部分地区叫做arroyo)边的岩石床上或是有季节性洪水侵袭的岩石裸露区域。在这些地方,F. pumila和苔藓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他们利用发达的块根牢牢的扎根于岩石间。其他种的士童也具F. pumila的这个习性,如F. castanea, F. phaeodisca 和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

未命名.jpg (61.13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53
Frailea pygmaea (Spegazzini) Britton & Rose:顾名思义(pygmaeus意思矮小),这可能是士童属最小的种,有些型的球体直径不超过1、2厘米。分布广泛,在巴西,乌拉圭,阿根廷都有分布。在Rio Grande do Sul州,它们主要生长在东南部山区,还有Santana do Livramento市西部地区。我发现了大量的F. pygmaea的种群,非常普遍。这也是一个多变的种,比F. gracillima还要多,但F. pygmaea的种形在Rio Grande do Sul州的分布中心(该州的东南大部分地区,从Bagé市的东部到南部)非常统一,在其分布区域的北部、西部边界形式却多变。与种型多变相对应,相应的不同形式也被冠以不同的名字,有些被认可有些是无效的。
典型的F. pygmaea有淡绿色扁平的球体,矮棱,棱由扁平的疣突(在球体脱水的时候更能明显看出)组成,刺座具白色或淡黄色棉毛,周刺较短,白色,偶尔会有1、2个小中刺(图54)。Caçapava do Sul市附近我发现些球体比较圆,刺座上长有较长的白色,刺根部为橘黄色(图55)。在 Caçapava do Sul的西南部和Lavras do Sul镇的西部,有些植株刺座下边有明显的月牙形凹槽(图56)。Dom Pedrito市西部和北部,我发现植株,具黄色刺和棉毛(图57)。虽然各有差别,但是所有这些变种与典型的F. pygmaea相差不大。

未命名1.jpg (91.07 KB, 下载次数: 58)

未命名1.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55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57 编辑

最具特色的变种,别且被确认是F. pygmaea种属的,是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的亚种albicolumnaris (Ritter) Hofacker。这个种型具灰绿色表皮,疣突明显的棱,棱线垂直。顾名思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球体会逐渐变为柱形。Santana da Boa Vista城附近,我发现了另一个高大的F. pygmaea种型(图59),这和亚种albicolumnaris不同的。这个种型在当地相当壮硕,直径4cm,高度8cm,明显的柱形。除了外形和大小不同,他们与典型的F. pygmaea在刺型和月牙形的浅凹槽上非常相似。
到目前为止,最让人疑惑的F. pygmaea种型是我在Rio Grande do Sul州西南部的Quaraí市发现的一个种群(图60)。该种型的外形和发现地点都符合Ritter'对 Frailea aureispina的描述,当初该种被归入了F. pygmaea。我把我发现的这几株和Ritter(1979:209)描述的Frailea aureispina认真对比,发现这几株确是Frailea aureispina。但是,这个种不太像F. pygmaea:带暗色棉毛的刺座和F. phaeodisca类似,黄至橘黄的刺比F. pygmaea强的多。并且,在这个区域,没有其他形式的F. pygmaea生长,但是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却很多。F. schilinzkyana种有很强的刺,刺颜色从黄色变化到深褐色,除了这些特点以外F. aureispina和他们一点都不像。可能F. aureispina和F. pygmaea根本就不相关,他的这些特征可能是F. phaeodisca 和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杂交的结果,因为这两种母本附近就有生长。这只是一个假设,这个种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未命名.jpg (73.57 KB, 下载次数: 54)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57
Frailea pygmaea经常生长在裸露的岩石碎块缝中,这些碎石区域植物生长竞争很小。在这里地方我除了发现Frailea pygmaea ,还发现了F. gracillima和F. buenekeri,F. aureispina的情况却不同,他们通常和F. castanea生长在一起。
Frailea schilinzkyana (Schumann) Britton & Rose: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的这个种被Ritter (1979: 206-207)取名Frailea perumbilicata。Hunt (2006: 125)划到F. pumila种下,他书中说它和F. schilinzkyana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晰。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与F. pumila生长区域是重叠的在几个地方,如Rio Grande do Sul 州的Santana do Livramento 市和Quaraí 市之间,但他们之间区别还是明显的,F. perumbilicata应该从F. perumbilicata(我认为这里应该是F. schilinzkyana,但是原文写的是我翻译那个词,我猜可能是写错了)种分离出来,,因为F. schilinzkyana和F. pumila的区别不明显,F. perumbilicata和F. pumila是完全不同的。

未命名.jpg (31.18 KB, 下载次数: 55)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1:58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2:00 编辑

这一观点也被Hunt(2006: 124-125)对F. schilinzkyana 和 F. perumbilicata区别的描述所支持。直到F. perumbilicata的问题弄清以前,我将沿用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这种形式。
Frailea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发现于Rio Grande do Sul西南部的Santana do Livramento市周边地区,Quaraí市西部也有分布。这个种有点像F. pygmaea,不同在于株体更圆,表皮灰绿至褐色,生长点凹陷(参考一下F. cataphracta),扁平的棱上几乎没有疣突,刺座上被强刺,刺颜色深黄色至红棕色,有的几近黑色,花蕾上被有显著的暗色刚毛。它生长在裸露砂岩缝隙中,在当地数量很多。F. castanea, F. phaeodisca 和F. pumila 经常和它生长在一起。
Frailea的分类还没彻底明确,必须做更深入的研究,调研更多的种群和更多的样本,研究种群内和种群之间的生态形式和遗传变异特性。最新的分类版本必须在完全深入的研究后才可以推出。刨去分类问题,士童种是一个美丽的而有趣的植物,希望文章中的图片和描述能够展现出这些。他们不用占用太大的空间,值得广泛种植。
Marlon C Machado

未命名.jpg (65.62 KB, 下载次数: 60)

未命名.jpg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19 12:01
封底: Frailea buenekeri ssp. centrispina nom. prov.结果子
新种Frailea buenekeri subsp. densispina ,由Marlon Machado在巴西的 Rio Grande
do Sul发现。刺旁具软毛, 果子上也有, 这个特点ssp. densispina 也有,但是程度要
轻, ssp. densispina也没有中刺。
这个种群的最大威胁是羊啃, 许多都球体被吃了,幸运的是多数都能生出新头,本文中有描
述。本文是作者对巴西南部部分士童的归结, 照片由作者拍摄。

未命名1.jpg (78.45 KB, 下载次数: 60)

未命名1.jpg

作者: kk2643    时间: 2009-1-19 20:05
兄弟干的好, 为你鼓掌!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0 00:15
其他的类似士童则更为壮实,茎杆高数公分(高达15cm),直径5cm,多棱,短刺。

Frailea pumila是最大球状士童的一种,能达到5cm的直径

看来要找的更高大的士童还要继续,呵呵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20 08:02
g过年较“忙”,天天喝的晕头转向的,翻译的不好多见谅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0 13:06
g过年较“忙”,天天喝的晕头转向的,翻译的不好多见谅
lui123456ok 发表于 2009-1-20 08:02

昨天话没说完,网不通了,今天刚好。。。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0 13:06
b]lui123456ok 真是辛苦啦,还有kk2643 ,这篇长文,自己看起来都很费力何况翻译起来。。。
真不知如何感谢二位才好,可能只有早点把士童更专业更权威一些的东西给大家整理出来集结成册才是最好的方式吧。。。
有时候自己也想,有个爱好就马马虎虎玩吧,何苦把自己整这麽累,可是又想,凡事要讲点认真才好进步啊,就想踢足球是玩,可要想玩的好不是也要提出点水平吗,所以感觉还是应该再往前迈上一步。。。
再次感谢二位为我们(起码是喜欢士童的吧)奉献出这样好的译文来,也还希望再继续发扬光大一下,还有其它的一些或者自己找的或者大家推荐的网站和资料翻译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0 15:01
本帖最后由 阿刚 于 2009-1-20 15:04 编辑

干啥也不容易啊。。。。
对了二位老弟,能不能把各自翻译的东西用word或者pdf把整篇的图文给整理到一起,方便大家阅读和下载呢?
再次感谢!
作者: lui123456ok    时间: 2009-1-20 16:35
干啥也不容易啊。。。。
对了二位老弟,能不能把各自翻译的东西用word或者pdf把整篇的图文给整理到一起,方便大家阅读和下载呢?
再次感谢!
阿刚 发表于 2009-1-20 15:01

我的就是word的你需要怎么传给你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0 21:39
我的就是word的你需要怎么传给你
lui123456ok 发表于 2009-1-20 16:35

我的邮箱:lfwzg@vip.qq.com。。。
作者: 甘草    时间: 2009-1-20 23:35
http://www.frailea.com/References/Internoto_28_3.htm
原来真有德文的,嘿嘿~~那这页我包了。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1 22:12
http://www.frailea.com/References/Internoto_28_3.htm
原来真有德文的,嘿嘿~~那这页我包了。
甘草 发表于 2009-1-20 23:35

感动啊,呗一个,呵呵。。。。
作者: 甘草    时间: 2009-1-22 21:49
http://www.frailea.com/References/Internoto_28_3.htm
第28次记录,2007年11月3日
Pampa大草原的拍摄7
安吉拉&弗莱德里克
Monte Bonito(地名)
    为了能完成今天的拍摄之旅,我们特意带上了一个当地向导在车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在这个沿海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大城市Pelota,柏油马路BR116,BR293和BR392子这里交汇,我们得沿着平原往外走。距出发地Pelota往西仅仅几公里之外我们看到了第一座小山丘,但是我们还从没听说过有人在这找到过仙人球,继续行驶一段时间后,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算来大概是90分钟的车程。(以下是回忆)在2005年10月30日的早上,我们和一个当地人曾在这里发现一只巴西豪猪,这也让我们终于拍到了巴西动物,本来这些沐浴在曙光中的动物应该很害羞才对,通常只有当他们死在路边才能被看到。但是那一次那头豪猪似乎脾气很好,足足让我们跟着拍了好几分钟。它的身体有一只猫那么大,竖起来的棘刺让它显得更大一些,棘刺有15厘米长,从后面看起来基部泛黄。当时我们必须回家收整一下了,就没法去追踪它。这种豪猪在全巴西都有分布,通常和食草性啮齿类动物呆在一起。当时大概又走了几分钟,我们就把导游跟丢了,他钻进矮树丛后就没再出来。还好我们往东边眺望时,在地平线上远远瞧见了Pelota的高房子。
于是,当时我们又上了车,无聊地往回开着,当路过一块写着„Monte Bonito 11 km"的路牌时,我们看到了一座漂亮的小山包。几分钟之后,我们就爬了上去,因为在它的左坡上缀满了黄色的小花朵。
这个小山包部分是岩石,只有下面的部分有矮小的植物生长。在第一个小坡的平地上,我们只看到了开满黄花的N. megapotamicus (Osten) Herter(南国玉属,类似眩美玉的一种)。每一个都有8厘米大,呈球形,它们应该很小的时候就能开花了。它们的棱数在9~15之间,棱呈弓形,浓密的棕色主刺把整株植物包裹了起来,十分漂亮。它有10根边刺,部分分叉,扭曲伸展。最长的主刺也仅超过1厘米,对于矮小体型的仙人球来说也显得短了一些。球底部的主刺显得颜色深些。这些主刺并不扎手。球上排列紧凑的怒放中的黄花有4厘米宽。花上有8~9条明亮的红色条纹。我们发现不少棕色的蚂蚁在花上忙碌,它们在找什么呢?
我们继续向上看,发现路另一边有个类似的石头密布的小山坡,它靠在湖边。我们于是爬了上去,在这座40米高的小坡上我们发现了第二种仙人球N. langsdorfii (Lehm.) Krainz(南国玉属,类似青王丸的一种),它在这一类的球也算是小型品种,它通常分布在Pinheiro Machado(地名)的西面或者Cangucu(地名)。球体呈草绿色,表皮覆盖着略带灰色的粉末。它们大约10厘米宽,6厘米高,幼年时期更扁。球体大约有14~16条钝圆的棱,楞上的疣微微突出。它类似于N. pulvinatus(南国玉属,类似青王丸的一种),而后者的棱更加窄。
它有7~10根灰白色的刺,打湿后会变成红棕色,握着它的时候会发现刺比较稀疏,每个疣上有根指向正上方的中刺。想分清楚中刺和边刺不太容易,几乎所有的刺都折损了,疣有些晒伤。我们没发现独立的幼年植株,只见到一些仔球。
11个月后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本来是冲着观察N. langsdorfii (Lehm.) Krainz的花来的,我们觉得这个品种很有意思。但我们在2006年的10月底没能见到它开花,却发现了另外两种仙人球。第一种是N. ottonis (Lehm.) A. Berger ex Backeb(南国玉属,青王丸),它和N. megapotamicus长在一起,却选择生长在背阴的地方。在一座覆盖白沙的山丘上,我们则见到了开着明黄色小花的Frailea pygmaea (Speg.) Br. & R.
作者: 甘草    时间: 2009-1-22 21:51
56# 甘草

Internoto_28_3_072-1.jpg (55.33 KB, 下载次数: 61)

Internoto_28_3_072-1.jpg

作者: 甘草    时间: 2009-1-22 21:53
OVER!虽然提到了士童,但居然只有一句,汗一下~~背锅遁走~~~~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22 21:55
OVER!虽然提到了士童,但居然只有一句,汗一下~~背锅遁走~~~~
甘草 发表于 2009-1-22 21:53

晕,这篇不算,给老哥再找几篇译来。。。。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2-5 23:58
53# 甘草


小白翻得另一篇:
来自:http://www.frailea.com/Articles/Prestle_amerhauseri.htm
士童分类
Frailea amerhauseri, Prestlé spec. nov.
(由Finder H. Amerhauser命名)
Frailea amerhauseri, Prestlé spec. nov.是至今发现的生长最靠北的士童种类。Frailea amerhauser和已知的几种士童(如:Fr. chiquitana Card.; Fr. larae Vasquez; Fr. uhligiana Backbg)有类似之处,但是它有着更近似Frailea pygmaea Speg.的体型和半透明的白色疣刺,借助这一点可以和以上三种区别开来。它与Fr. chiquitana Card.一样也不是闭花受精的品种哦!

球体:单生或群生,球形至扁球形,直径1.5~3.0cm,高1.0~2.0cm。表皮为浅蓝绿色至草绿色,根为直根系,一条萝卜根带有分支。球顶部平坦或有0.3cm的凹陷。
棱:成年植株有16~18条棱,0.5cm宽,每条棱都极其平坦,相邻的棱几乎只能通过棱间的细线区分开来。棱上有特征性的扁椭圆形的小隆起,这些小隆起0.05cm高, 0.4cm宽,0.2cm长,在球体的底部,这些小隆起上可以看到窄窄的深色的细线(Fr. cataphracta var. tuyensis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细线颜色更苍白)。疣很细小,褐色,0.1cm长,带有白色的疣毛,疣毛长0.2cm,疣距0.2cm。
刺:所有的刺都很软,不扎手,呈半透明的白色至浅灰色,大部分是偶数,从球体上辐射状伸出(像Fr. Pygmaea一样),周刺9根0.3cm长,中刺1根,0.4cm长,相对较粗,所有刺的尖端都指向下方。
花:大,黄色,近花心处略带一点红色(自然原生环境下)。
种子:?
栖息地:东玻利维亚,El Tinto, 380 m ü.M. Dept. Santa Cruz
地域编号:S.T.O. 929, 929a., H. Amerhauser, 1995
                                                           作者:未知
                                                           译者:小白
附上文中提到的其他几种士童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Fr. chiquitana Card.

Fr. uhligiana Backbg

Fr. cataphracta var. tuyensis
作者: 尚尚妈    时间: 2009-4-19 13:42
真是辛苦各位大仙了,长见识了.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5-14 16:49
还要继续啊。。。。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5-14 16:51
lui123456ok 翻译的另一篇,合并到这里。。。

关于士童的一篇译文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5-14 13:11 编辑

好久不发帖。连发帖的图标都找了半天。哎

译文来自http://www.cssainc.org/index.php ... =331&Itemid=212
有不对的请指正。下面是正文:

关于士童的思考
作者:Mark Fryer
摘自圣地亚哥仙人掌&多汁植物协会刊物
关于士童,我最常费解的就是其产生(或者不产生)种子的方式。士童花朵通常是闭花受精,某种程度的单性繁殖(或叫无性繁殖),在花不打开的情况下话,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种子,但是要是花开放了,没有种子会产生的。我至今还没有在士童相互种属之间进行异花授粉而得到种子,通常士童花也是“羞”于开放的。
仙人掌家族是非常多样性的植物,有独特的分类,半木质、多年生植物,通过有性和无性方式而大量繁殖,它们都生活在新世界。有人可能猜想,这个家族通常是单一而简单的,这是一个关于仙人掌的经典错误想法,无论从其外形(生物形态),还是内部DNA都是大相迥异的。
深入研究我们知道,仙人掌家族的多数成员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自花受精、异花受精、闭花受精)和无性的(分芽繁殖,胎萌----想一下Opuntia prolifera或者类似的它们在果子里边就开始分生。胎萌这个术语也用来描述种子在果实里边萌发,这是一个在很多仙人掌属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不完全无配生殖-----雌性不需要雄性帮助完成受精而产生果实;单性生殖—胚芽从卵细胞发展过程中不需要受精)。据我所知,没有人对闭花受精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呢,也就不确定士童是真正的自花授粉还是其他的方式。
闭花受精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关假说较少,这是否代表一个基本的性状特征描述,令人质疑。唯一一个种采用这种生殖方式的是Melocactus,多数人认为Melocactus是源于Cereae属。难道这暗示了士童来历于Notocactinae,或者它是更原始的种类?一些人建议去士童的家乡Blossfeldia西部在找找另一个自花授粉的种,一些人还建议把这两个种和到一起(这个想法很愚蠢我认为)。果子,种子、花形特征看,它们都是截然不同。士童生成种子的方式倒是和Malacocarpus (Notocactus)很接近的,应该是近亲。当那稀有的花朵绽放的时,多数Notocactus 和Parodia那种的淡黄色的花朵和士童惊人的相似。
士童使我们有机会在各个角度深思一下仙人掌开花繁殖的问题。这个独具特征的种类,可以使我拥有一个迷人的、真实的微缩观赏仙人掌。
士童这个叫法,可能是第二个名字。最初被Britton 和Rose命名为了纪念Manuel Fraile,一位西班牙裔的仙人掌标本管理人,工作在美国农业部,华盛顿市。士童种类数量要比其公认的版本数量多。最早认为有8种(它们中一个甚至不是Frailea-Gymnocalycium bruchii)),他们举证的类型是Frailea (Echinocactus) cataphractus,这个据说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记住在过去五十年中,狂热的南美洲植物收藏热潮,使得园艺市场中的变形和变种泛滥。Britton 和Rose从来没有看到花朵,但是看到了类似的Echinocactinae,都是球状的仙人掌,生有绒毛的果子。在那30年后,Backeberg试图分类这个种,那时流传中已有100多个种了,他削减到35种,变种又加了8种,共计是43种。从1966年开始,在各种争辩中相继又增加、减少了很多,致使最近的数字有200多个种及变种,有18个种都具好几变种。在IPNI网站上检索显示有302个种。
据我养殖仙人掌的经历,士童属是非常有魅力的一个种,让人着迷,让人沉思,让人沮丧。对于士童,与很多栽培者的思路相反,它们绝不是一个脆弱的种类。假设这个词的发音是失败(脆弱和失败拼写类似英文中),这可能就不能帮助这个小植物达到世界仙人掌收集大舞台的中央了。和许多块根仙人掌一样,在养殖中士童需要独特的照顾来避免失败或者脆弱。培养士童的另一个挑战是,它们是一个相对短命的植物,仅仅能够生存15-20年就老死了。
绝大多数成株士童都是由种子成长的,如果你真想要多样种类的士童,基本的育苗技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种可能是商业产品比较匮乏的,观赏性园艺植物少,收集者和一些专家那里较多。我曾经培养过士童从种子到开花,用了六个月。24小时灯光循环、恒温,从小苗到成株非常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来说。
士童的养殖和其他的具块根的种属一样,不要太干燥了,不要浸水超过十分钟。春天或者秋天生长减缓时,修剪须根和主根,这虽然令植物受伤(我没有说休眠,因为我认为它们实际上不会像Echinocereus和Coryphantha那样需要休眠期),但幸运的是士童很快就能恢复。我最老的士童们栽植在2英寸的盆子里边,已经10多年没有换过土了。
当然,我鼓励仙人掌爱好者,尽可能多的种植不同种类的仙人掌。
clip_image001.jpg (32.89 KB)

下载次数:0

2009-5-14 13:11



Frailea horstii v. fecotigensis
作者: yuminbd    时间: 2009-5-26 00:48
再来学习一次士童知识
作者: 黄叶子    时间: 2009-5-27 22:46
哇,好专业的资料啊
收藏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8-10 22:19
有新篇在仙珍圜论刊里面.....
作者: 痣多小新    时间: 2009-8-11 06:30
期待呵呵,
吊胃口呵呵
作者: 仙聚    时间: 2009-9-14 16:28
学习了
作者: 花医生    时间: 2009-10-4 14:10
特别喜欢士童,小巧可爱
作者: 阿刚    时间: 2009-10-15 22:38
期待呵呵,
吊胃口呵呵
痣多小新 发表于 2009-8-11 06:30

你饿了?
作者: 浩瀚    时间: 2009-10-15 23:03
6个月就能从种子到开花,太强了
作者: azhu1256    时间: 2010-5-22 16:03
太专业了
作者: 为花痴狂    时间: 2010-7-29 12:05
士童的品种还真多
作者: ooo    时间: 2010-7-29 13:52
收藏拉
作者: 俩小鱼    时间: 2010-7-29 20:13
学习!!!
作者: 湖州竹    时间: 2011-3-22 09:41
专业啊!
作者: zxl88888    时间: 2011-4-27 09:50
学习,了解!
作者: 小关    时间: 2011-5-27 20:50
学习了 但是看起来有点乱
作者: 解花知意    时间: 2012-6-9 18:09
楼主辛苦了,都是经典。新手学习来了。
作者: 白菜在手    时间: 2012-6-10 11:05
学习
作者: sesshoumaru    时间: 2012-8-10 21:37
好专业啊 学到了很多关于士童的知识
作者: 531677403    时间: 2019-7-23 23:54
翻译辛苦了!感谢
作者: 骑着猪去兜风    时间: 2019-7-24 08:15
学习了
作者: sonicyuan    时间: 2021-6-15 15:46
多谢,这个网站很棒,值得细细看




欢迎光临 仙珍圜 (http://www.xianzhen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