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联系上了一个还能记住我的教授
,扯谈的时候就和他说起了这3个问题,他用很调侃的语气和我说“出去不要说你的普通植物学是我教的,我丢不起这个人········”然后就把我训了一顿,又让我去查了几个方面的资料,就挂了我电话
下面是他让我查的资料
就是花粉育种 所谓花粉育种,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组培,正常的植物产生的花粉,是单倍体,通过组织培养,就形成了单倍体植株,花药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育花粉粒的单倍体植株,并使单倍体加倍,得到人工二倍体作为育种材料的来源。利用铭品十二卷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发育而来,具有丰富的变异类型,经过性状鉴定后,选出最接近母本的植株,就可以视为得到了纯的铭品品种。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用这个方法育种十二卷,等下再八卦一下
。
,所谓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一部分的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或者一种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等,或单个细胞,如生殖细胞等,或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或原生质体,从植物体取出后,放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使它继续生存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不定芽、不定根等,最终长成完整的植株的一过程,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又因为是在试管内培养,而且脱离植物母体的培养物,因此也叫离体培养和试管培养。根据外植体来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一般来说难度依次递增,像之前论坛里讲到过的,剪个花箭洗洗丢培养基里去的,就是最简单的器官培养
。组培技术应用于繁殖,在外国是1934年,在我国都是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说组培是新技术的,纯属扯淡,而现在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兰花的植株培养,市场上卖的蝴蝶兰,8成是组培货哦,都是这么来的
。
, 其组成是在配制1升(1000毫升)培养基时,加硝酸铵1.65克、硝酸钾1.9克、氯化钙0.44克、硫酸镁0.37克、磷酸二氢钾0.17克、碘化钾0.83毫克、硼酸5.2毫克、硫酸镁22.3毫克、硫酸锌3.6毫克、钼酸钠0.25毫克、硫酸铜0.025毫克、氯化钴0.025毫克、硫酸铁27.8毫克、蔗糖30克和琼脂7克。其他生长调节物质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和培养目的而确定。亲们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配方,这个都是商业机密的
。
,这是基因突变,确实可能导致不育,比如说开残疾花畸形花,又比如没有花粉,还比如雄蕊也变成了花瓣。就像人也能得不孕不育症一样,实生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尤其是雄蕊变成花瓣,现在的重瓣花卉一多半都是这样来的,不能以此认定组培苗就不能繁殖。
,有的激素确实对植物的繁殖有影响,就比如常见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经常用作农业育种上的杀雄,但这个属于短期内的激素失调,就好像给男人吃雌激素会掉胡子一样,停了激素,胡子还会长回去的,并不会导致终身的不孕,最明确的例子就是烟草,我国烟草曾经保受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现在种植的烟草绝大部分都是经过组培脱毒之后的植株的后代,没有出现说不育现象,或者说至少没有出现大规模不育现象。
真是吐血的心都有了,比如某铭品万象 特征是“兴”字纹 某人拿个实生苗子, 组一堆出来冒充铭品,小苗都没有很多纹路,看着像“兴”字纹,高兴的买回去,过了一年两年,还是“兴”字,你就该吐血了,可是看着又确实是个“兴”字纹 你就开始骂,这该死的组培苗,纹路这么垃圾·········
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园艺学研究生。所以新手挑战出瓶苗,是需要点技术的。没有技术,那是需要点运气的,两个都没有,那是是需要点学费的
你信吗?

谁说生物好不好是看养花年数的呢,对于很多动不动就恨铁不成钢地说新手太无知自己又一知半解的“大仙”来说也要来学习学习的吧,支持生物汪哦
12卷没玩10年以上的不建议发技术贴
大宇 发表于 2015-10-15 03:21
12卷没玩10年以上的不建议发技术贴

白菜在手 发表于 2015-10-15 01:54
我坐板凳,本来就是各种杂,后代的稳定性当然比较差,有些确实需要隔壁老王。


然并不懂
farfaraway2003 发表于 2015-10-15 11:03
好像大家现在说的组培不育不是说这种方法产生的苗子不育,是某些技术不过关的组培导致的吧,你现在说的都是 ...
孔雀道人 发表于 2015-10-15 12:01
是的 就像人受外界影响会不孕不育 你总不能说是因为ooxx导致的吧
折腾乐 发表于 2015-10-15 01:57
呃,又失眠了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5-10-15 08:26
再说一句,人工培育的东西,只要引入“优选淘汰”这个概念,就不会有差的东西出来,只不过这个概念和利益是 ...
ariel084728 发表于 2015-10-15 08:29
写的真好,希望下个说说组培不育的问题
| 欢迎光临 仙珍圜 (http://www.xianzhenyuan.cn/)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