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斯文Sv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就喜欢看着你们鸡飞狗跳但是又逃不出预言的样子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12-2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天方舟 于 2018-12-29 10:22 编辑

先声明,我发言的落脚点是基于家庭园艺市场角度。不是某些高大上的“高端玩家”群体圈。

希望某几位不要把 -高价状态- 理解成 = 暖,低价就理解成= 冷。
价格高,只是一个新事物(新品系,新产品)上市初期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地下化极小众圈子的私下交易”状态。【【那根本不叫  市场!!!】】
某些人总是对基本事实置若罔闻,偷换概念。
===极小众圈子的内部倒买倒卖行为 跟【市场】别混淆===所以,请某些人不要整天拿【市场】挂嘴边嘚吧嘚吧的巴拉个没完没了。

论坛里昆明本地花友或者来过昆明斗南几个批发市场的花友们想必都知道,
三年前,作为全国盆栽园艺最大最集中的集散中心之一的斗南,十二卷类的商品品种能见到的有几种?卖的有几家?少得可怜吧!
现如今呢?这几年才是真正的逐渐-暖-!-热-!-火-!起来。
随随便便的一个摊位都可以有几十个十二卷品种在批量销售。
正是因为组培作为扩繁方式,才让十二卷成为快消品进入千家万户。

我知道,某些人你们对这种市场现状是鄙视态度的。
还有人说是在剽窃某些人的劳动成果,觉得买这些便宜普货的人根本不是十二卷爱好者。
甚至极少数人还总以各种制高点去俯视,藐视这一切。
我真想不明白了,这个高度,谁给的?
本就是种花养草的事儿,往大了说,你这是个爱好,怎么就花了大价钱买了些花养,就高人一头了?
十二卷还能有这功能啊?
厉害了,我的十二!


还是那句话,没有这一波普及化的商业操作,单凭某几个qq群,微信群,某论坛,某贴吧,公众号里反复转载的几篇热文的话能够吸引增加多少个真爱粉?平价走进千家万户之后又可以逐渐的培养出多少真爱粉?
某些人,这些事实不看么?继续睁着眼装瞎子?
任何一个圈子,一个关注点,都得先接触到这个点,才能喜欢,才能逐步升华成为爱好,才能有真正逐步扩大爱好者群体。
我说的,有没有错?




2#
发表于 2018-12-2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2-29 10:35
您所谓的平价走进千家万户之后逐渐培养出的真爱粉去了哪里噢?

既然都千家万户了,既然都真爱粉了,总 ...

哦,因为组培育苗,让很多品种售价低下来了可以买更多喜欢的品种养的人,论坛有多少?难道需要发个帖征集一下?你的意思,这些都不是真粉?那敢问您对真粉的定义是?

哦,多肉,昆明不行?? 那敢问,哪儿行?哪个市场可以在中国的多肉市场里算作一个代表?

越发看不懂,你的出发点,立意是什么了。。。。

3#
发表于 2018-12-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lave111 发表于 2018-12-29 11:02
他还不知道今年青州受灾后 云南货占据国内市场了,原谅她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最早开始扩繁景天,十二,都是在老家进行的。不论是青州,漳州,还是云南的这几个多肉集散地区的每一个市场成立之初,发起团队都跟直接或间接的沟通过,要么就是聊市场定位方向问题或合作,要么就是希望我进驻经营,所以,我才总以【市场】为出发点谈多肉。
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从业的是一个假的多肉市场?或者说在他眼里我不算从业者?
好吧,他的意思估计是我也没权利开口谈【市场】吧
那我闭嘴就是了。
4#
发表于 2018-12-2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2-29 11:20
我从不质疑你是不是从业者,只不过你所谓的“谈“主观隐去了太多太多

谢谢对我工作的不质疑,否则这十几年真会瞬间感觉白瞎了
我没有主观臆测。
我所说的都是亲身经历与体会。
否则,我就不种花了,干脆些yy小说得了

反而,我觉得,你所说的,往往都是自己的有限认知(或者说是自己的惯性认知)总想让人接受你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的观点没毛病,我乐意接受,我相信,很多人都乐意接受。
可是,这么这么多的人都认为不能接受的时候,你就不能正视一下客观事实吗?
5#
发表于 2018-12-2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天方舟 于 2018-12-29 12:35 编辑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2-29 11:58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事实,而你在发表每一段亲身体会的时候,总是会刻意隐去一部分。

当然,剩下 ...

你的结论就是组培阻碍了十二卷类植物的园艺发展。对不对?
你的结论的理由,完全就不是作为一个从业者角度来谈。因为你本身就不是从业者。你在国内吗?还是在国外?
你这个贴节选的你近年发表的言论重点,在我看来,仅仅只是一个市场消费者,十二卷爱好者的一种个人价值观强加之上的“利与弊”。 上升不到市场角度,更谈不到什么园艺。
园艺产业,源动力是利益驱使,生产力是审美具象化能力,消费群体是建立在这个植物种类本身的魅力,与园艺育种环境的创新创造力,种植业者们的快速大量扩繁(组培于此的重要性),参与经营者们(各个销售商,零售业者)们的引导与宣传,是团队化作战过程,而不单单是实生(非组)的功劳,也更加不可以单单是组培的功劳,你有很好的学识与理论基础,但却不用在怎么让大家客观看待事物上,却总以自己的喜好憎恶来评断,来夸大组培在园艺产业(园艺产业,包含涵盖所谓高端爱好者群体)当中的“恶”,所以我就真心不明白了,你用意何在?

你说我在你的贴里,回避问题,不知回避了哪个?我记忆力不是太好,尤其是回过的帖的具体内容,可以点明,我再次证明回复你。 你说我总是会刻意隐去一部分?不知道,你所指我隐去了啥?

还是喜欢跟你对话交流的,因为起码的交流前提一直在:彼此尊重。感谢。

我从02年开始从事非洲,南美,中美,北美,印尼等地的动植物的进出口业务,所以我(从时间上来说)不是一个新手从业者。
2007年自己入了生石花,景天坑,各种买买买,养养养,虽然我没有花过大价钱去买什么十二卷的日本高价铭品,但是我花过一般人都无法承受的高代价在景天“铭品”上,没错,可以把铭品这个词,也用在景天上,因为两者在商业操作模式上很相像。在韩国,一颗东云,性状独特,养护环境“苛刻”,时间久了,成了一颗独一无二的品相的时候,也可以称之为铭品的,五位数的高价屡见不鲜,我也是任性的买买买。后期自己正是因此也逐渐转型成了一个种植从业者,当自己亲手经历体会了很多个品种的授粉播种带大养护,经年累月的观察后对于市场是怎么一回事,也算是逐渐明白过来了。十二卷类因为我个人热情不多,兴趣不浓,我没有播种选育过,但是叶插,砍头摘芽,扩繁量也不算少了,组培订单也做了十几个批次了。而且,去年开始,我养的十二卷某些品种的大压成株陆续少量的出口去了韩国,且收入还占比(占我十二卷类植物产收)不小。
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就是组培的出现,是很及时的,这个及时,就是指的及时的挽回了十二卷类植物在园艺植物市场中品种流通量渐衰落的局面。
所以,我也庆幸自己及时选择了组培订单育苗。
否则,我若定位是极少数的所谓高端爱好者圈子的话,估计此时此刻我也会因为利益因素导致我站队,骂组培,黑组培,黑到不要不要的。
论骂论黑的能力,我自认还是不弱的。

好了,不说别的没用的了。  还是希望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讨论,这是论坛存在的意义,也是你跟我,任何一个人参与到这个平台里交流的意义。
因为,交流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6-7 08:23 , Processed in 0.037947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