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创下了秋季持续高温的新纪录,景天科厚叶系的早成黑炭,叶薄一点的跟绿化带里的草,跟田地里的菜如出一辙,直达9月末,我瞥见了遮阳网下的几盆生石花,改变我养肉史的转折点出现了。这么多年几乎被我视而不见的生石花,滴水未进数月,如磐石般抵消了岁月的侵蚀,窗面纹路越发清晰,在南方湿热的气候里,连皮都不带皱的,让人产生一种很想摸一下的冲动,这一模,我彻底沦陷。 于是,情绪跟当年心仪一片桃蛋叶子一样高涨,开始逛论坛学养护,好在生石花已步入后市场时期,大棚的生石花那是一筐一筐的甩,我迷失在抖音直播间,满框的KO、冰橙、各种混哐哐的造,其他番杏科也得爱屋及乌一把,买时爽,种时火葬场,但这些劳累并没有浇灭一星的激情,各种配套供应链不能断,盆、土、最缼的还是空间,景天连盆带土的稍不入我眼的都进了垃圾桶,当然剩下的百八十盆还是有的,毕竟这么多年打的天下。 关于生石花养护,我比较青睐的版本是,在原产地靠食草动物吃它的种荚,消化道一番操作,落地成一泡湿度、肥力恰到好处的便便,足以在砾石中度过幼年直到成年,成年之后,阳光、露水、偶尔的降水如是所需,并不需要额外的养料。 目前属于不太讲究品相、品种阶段,愿望是等生石花开出一盆一盆的花,日出日落,花开花闭,满眼是甜,但我知道,按照发展轨迹,我会最终因提高审美而嫌弃它们,把偏爱的种成单间,带着美好的愿景,一花传三代。 生石花适合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近年工作占据了较多时间,而它们冬夏都不需要浇水,一个大棚主说生石花一年就浇6次水,一个UP主说如果想它们都贴地飞,一年就浇2次水,都是狠的主。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兮。这句动人的情话,送给每一个热爱养花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