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植物] 请教绿萝的种养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5 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把绿萝养在水平里面,不知平时需要晒阳光吗?水里需要加肥料吗?先谢谢了。
2#
发表于 2010-8-15 00:53 | 只看该作者
遮光,可以加点水培营养液,不加也没事
3#
发表于 2010-8-15 0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有花 于 2010-8-15 01:14 编辑

刚开始放一点点阿司匹林(巴米尔泡腾片),或者用用新发柳枝泡水养护。水只要没过三分一的位置,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也可以,静止一段时间,不要折腾,等水根大量长出后再清理掉烂根和烂叶。肥放不放都可以,最后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4#
发表于 2010-8-15 02:15 | 只看该作者
我随便丢了根剪下来的枝在养鱼的盆里,一个月后长出一大盆··现在分出来好多··
5#
发表于 2010-8-15 07:48 | 只看该作者
这玩意很难种死。。
6#
发表于 2010-8-15 08:19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放一点点阿司匹林(巴米尔泡腾片),或者用用新发柳枝泡水养护。水只要没过三分一的位置,放在有散射 ...
木有花 发表于 2010-8-15 01:11



    放阿司匹林或新发柳枝泡水的原理是什么呢?请教
7#
发表于 2010-8-15 0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有花 于 2010-8-15 08:37 编辑

回复 6# 牛鼻子老道
主要是为了获得里面的乙酰水杨酸,可以增加植物对于病菌和厌氧环境的抗性。具体的效果可以百度一下水杨酸对植物的作用
8#
发表于 2010-8-15 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木有花


    有比例么
9#
发表于 2010-8-15 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牛鼻子老道
无土栽培书上好像有,一时找不到了,用柳条的话应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10#
发表于 2010-8-15 08:43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搜来的
2 水杨酸的来源及作用
    1763年英国的Edmund Stone首先发现柳树皮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可以治疗疟疾和发烧,后来发现这是由于柳树皮中含有的大量水杨酸糖苷在起作用。后来研究证明水杨酸在植物界普遍存在,作为一种植物内源信号分子,对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如植物开花、产热、种子发芽、气孔关闭、膜通透性及离子的吸收等起调控作用,一些科学家认为应该将之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激素来看待[4]。有关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与植物抗逆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SA与植物抗病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联—SA应用于植物抗生物胁迫的研究逐渐成为植物抗逆性研究的热点。近十多年来,关于SA对植物抗病性的诱导及其作用机制、SA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进展。此外,SA用于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重金属、臭氧、紫外辐射、高温、低温、干旱、盐渍等逆境)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5]。
    水杨酸(SA)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一种小分子的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它含有一个芳香环,带一个羟基,纯品是针状结晶或单斜棱晶;微溶于水,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呈酸性,饱和水溶液的pH值为2.4;无毒,能与机体蛋白发生反应,有腐蚀作用;在空气中稳定,但遇光会改变颜色[4]。它除已在医疗方面广泛应用外,也适宜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大量使用[6]。
    现已证明:水杨酸不仅可以调节植物的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还能诱导植物产生抗逆性,抵抗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有关水杨酸(SA)与植物抗热性的研究现状具体如下:
    3 水杨酸(SA)在植物中应用的研究
    SA能够提高蔬菜作物的耐热性已经在黄瓜、番茄等多种蔬菜中得到证实,且其效果和热驯化的效果一致。Shi等报道,SA诱导的ROS在植物体内起着胁迫信号作用,叶面喷施SA可以降低高温胁迫引起的膜伤害、H2O2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提高Fv/Fm以及ΦPSII,进而提高黄瓜的耐热性[7]。Jomes F 等(1998)首次报道了在芥末(Sinapis albaL.)幼苗上喷施SA可提高耐热性。与James F同一实验室的Lopez-Delgado等也研究发现,在培养基质中加入乙酰水杨酸可提高马铃薯组培幼苗的耐热性。不同浓度SA和施用SA后不同时间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8]。马德华等的研究发现[9],黄瓜幼苗在经42 ℃高温处理后,或经过38 ℃/32 ℃(昼/夜)的高温锻炼后,叶片内游离SA含量均成倍增加。这表明SA可能与植物抗高温胁迫有关。此后,Lopez-Del-gado、Dat、Senaratna及何亚丽等的研究相继证实了SA能提高马铃薯、芥菜幼苗、豌豆及高羊茅幼苗等作物的耐热性[10]。何亚丽等认为,SA提高耐热性的机制就是SA可使植物大量合成热激蛋白,并保持较高的SOD和CAT活性,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胁迫能力,降低高温引起的氧化胁迫对植株的伤害,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抗热性。SA提高植物抗热性的有效浓度因植物种类及秧龄的不同而不同。何亚丽等的研究发现,SA在0.1 ~ 1.0mmol ? L-1的浓度范围内均可提高3叶龄高羊茅幼苗的耐热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6-5 12:28 , Processed in 0.049103 second(s), 9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