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70|回复: 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播种与育苗的心得体会-播播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4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1 12:14 编辑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感受,无任何科学依据)

每当拿到种子,往往会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小颗粒,小帽儿,小灰尘之中竟然蕴藏着如此美丽的生命。备上盆,配好土,撒下种子,浇上水,心中开始期待。或一二天,或三五天,一群新的生命就诞生了;有时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一个月后才开始陆续来到这个世界;或者根本就是在和我们开玩笑,他们要永远沉睡下去;又或者一场寒流过去,本来已经放弃的那一盆,却显出绿油油的一片。播种象人生,有希望,有失望;有失而复得,有得而复失。播种了几年,有一点点心得,写在下面,做个纪念,呵呵。


















1种子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播种育苗,选择合适的种子是首要问题。多肉植物的品种最少有几千种,但是无论喜欢哪些品种和类型,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发芽率问题。种子不论自产,购自国外种子网站或者国内朋友赠送,发芽率都与播种环境,品种,类型,储存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个比率很难精确衡量,因为每一粒种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

Agave龙舌兰
种子比较大,新鲜的出苗非常快,出苗率也很高

Argyroderma银叶花
在番杏里不算太小的,出苗速度快,mesa的发芽率很好

Ariocarpus岩牡丹
种子为球形,大小在球类里面算最普通的。买过mesa,kk,kp的,发芽都还可以,感觉还是晚春和夏季购买好,比较新鲜。


Astrophytum星球
最强健的品种了,帽形,非常普及。国外种子发芽率也都不错(日本的没试过)。美杜沙种子形态奇特(个人感觉有点象手雷),表面光滑,发芽不难,但是小部分会僵死。


Blossfeldia松露玉
细小如灰尘,和一些番杏种子很象。一共买过几千粒,发芽率都不怎么样。而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不是超级有耐心的人还是不要考虑了。看到国外有人种植速度非常快,有机会学习一下。

Cintia惠毛丸
先长高度,后长宽度的品种。种子较小,表面光滑,发芽率还可以,但是后出芽的生长较慢。


Copiapoa龙爪球
大部分种类种子和牡丹种子大小差不多,也有个别品种较小(如lauii)。秋天冬天买的发芽率会比较好。这个属的种子上面往往带有残留果肉,播种前最好认真清洗(因为非常不容易洗干净),否则播种下去就会霉菌大爆发(霉菌和小苗几乎同时启动),白茫茫一片,让我们体会到一片一片的烂苗是什么感觉,也就是得而复失的感觉,呵呵。另外这个属的大苗也比较容易烂。


Coryphantha顶花球
如果第一次播种,我一定选择这个属,因为很容易体会播种的喜悦。种子较大,发芽又快又齐,不论扔在土表面,还是覆土,都能以飞快的速度出苗,而且生长特迅速且强健,我觉得应该算球类种子最牛的一属(精美球稍差,但也不是很难)。这一属有不少美刺品种。


Delosperma
美丽的番杏,好养品种。

Dintheranthus春桃玉
细小如微尘,大概能算番杏第二小的种子了。买过mesa的几个品种共5000粒左右,感觉幻玉,春桃玉,南蛮玉不错,凌耀玉稍差。发芽时间较长,一般最少一周或十天以上,也有几个月才发的。大的很快。

Discocactus圆盘玉
好发品种,种子越新鲜越好

Echinocereus鹿角柱
好发品种,强健。种子越新鲜越好,夏秋买较好。

Echinofossulocactus (Stenocactus)多棱玉
好发品种,强健。

Epithelantha月世界
好发品种,强健。

Eriosyce极光球
这一类的分类比较混乱,似乎每个种子网站的分类都不一样,和Thelocephala,Pyrrhocactus,Neoporteria,Neochilenia,Islaya互有重叠和归属的不同。总的来说发芽还可以,时间一般一周左右。小苗感觉含水较多,注意防腐。
豹头

Escobaria松球
好发品种,强健。

Frailea士童
种子形态各异,有的大小和形状与兜差不多,有的是较小的帽子,有的是较小的球状种子。新鲜种子发芽时间也不尽相同,感觉士童,紫云,虎之子等发芽很快,2-3天就出了,小狮子丸,貂之子发芽较慢,当然样本较少,难下结论。几种种子如下图。国外的目前还没买过。

种子有的自采,有的来自小白


在种子荚里发芽并干死的小蜈蚣丸


小白的种子,2天开始


Gibbaeum藻玲玉
种子较细小,发芽还不错。翠滴玉感觉发芽率稍差,时间也长点。

Glottiphyllum舌叶花
美丽的番杏,好发好养品种。

Gymnocalycium裸萼
很纠结的一类植物。种子有大有小,大的如海王,小的如碧岩玉;有球状,有帽状,有的乌黑,有的棕黄。发芽率实在是很迷离,自己收的种子发芽有时候也颗粒无收,同一批种子有时这个月播,发的好,下个月就很糟。同时播种若干盆,有的盆里就很好,有的就很糟。看过有的帖子说温度低点发芽好,可是四五十度有时候也发的很好。低温发有时也很糟。感觉也不是后熟期的问题。这方面的高手来给解答一下吧。

小新的种子,2天就开始了

又过3天,基本出齐

Lithops石花
大的如小芝麻,比如紫薰,小的如尘,比如大津绘。一般2-3天开始发芽,也有几个月后发的。比利时的有400多个带编号的品种,收集齐了不容易。Mesa,kp带编号的都不错。但是mesa今年貌似涨价了不少。


Lobivia丽花球
自己没收过,国外的感觉发芽率不错,时间大概7-30天,需要耐心。


Lophophora鱼
好发品种,强健。翠,考翠,银,乌,大乌,子吹,乔丹感觉都好发好养。

大乌

乔丹

考翠

Mammillaria乳突
种类最多的一属了(裸萼的品种多是因为采集地点及变种多造成,尤其是kp),一般有后熟期,长短不一。克氏丸自采的连播2年都颗粒无收,后熟期太长了。发芽时间也不同,有的2天开始爆发,有的需要等待,今年播了白花红花月宫殿,都是15天才开始有萌发,一个月了还没有出齐。乳突一般还是都能发芽的,耐心最重要。

白鸟

昂氏佩雷

Matucana白仙玉
好发品种,强健。

Opuntia
好发品种,强健。一般两周

Pediocactus飞鸟
这一类一般播下去就能出来几个,来场寒流过后又出来几个,干旱一段时间一浇水又出来几个,总之是非常喜欢灾难性天气的一类。养起来不难,干一点,通点风,他们最喜欢。

Strombocactus菊水
种子细小,但是发芽比较容易,养起来也不难,速度快的可以一年1厘米或更多。

Sulcorebutia沟宝山
这类植物太迷人了,球美,刺美,花也美。播种也很刺激,基本上跟赌石差不多。播种下去或颗粒无收,或只发出来几个,或大爆发,都有可能,没有任何规律。有时候也非常喜欢灾难性天气,寒流和干旱过后能出一批,也有可能永远都不苏醒,试过十来种,都这样儿,呵呵,谨慎购买。

Tephrocactus球形节仙人掌
有的地方把puna也归入这一类。买过一种,种子和山楂类似,大小,形状,种皮厚度都类似。但是不论反复冷热交替,刻伤种皮,湿沙储藏,它就是不发芽。上周问过北京某山中果农,请教山楂的萌发,被告知他们也经常播种不出,果实烂在山上的倒经常发芽,呵呵,也许他们更喜欢原生环境吧。

Turbinicarpus姣丽
种子都差不多大小(赤花姣丽,菊水姣丽小点),发芽快的四五天,慢的一个月,基本都能发出来,强健品种,美丽且好养。

一个月基本出齐的赤花姣丽,自产种子,点播

雾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 花币 +14 收起 理由
甘草 + 1 + 8 猛男~~V5~~
守望 + 1 关注ing 经验啊
痣多小新 + 1 + 6 播神啊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0 21:58 编辑

2播种环境
*********************************************************************

“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后汉书.郭玉传》

“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孙过庭《书谱》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                         --------《神雕侠侣》
*********************************************************************

很久没酸了,也跟着别人一起酸一下 。感觉中医,艺术以及金庸武侠中的武功都和养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养花就是养环境,既有植物本身状态这样的小环境;也有光照,水分,温度,湿度这样的外在环境;更有光照强度,土壤干燥速度,土壤颗粒,植物状态,温度,浇水频率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环境。所以环境因时因地因人因季而不同,千变万化,莫有定数。而我们大家追求的是能够因应环境变化而变化,举一反三,甚至“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白花蔷薇



一.土壤配比

这个配方单纯的是出于方便,细土(黄土)也是一样的效果。感觉土壤并不重要,对植物整体状态的感受更重要。

土壤配比大概如下,蛭石,珍珠岩各半,少量草炭,并参入呋喃丹。现在使用大颗粒的土,主要是为了盆底不铺垫材,省时间。

表面铺一层大颗粒蛭石,因其无菌,亲根性好,渗透性也非常好,比起其他介质更不容易生菌和苔藓。



二.分层与保湿

下层为营养土,颗粒较大,主要是为了不从盆的排水孔漏出。细土也是一样的。表面铺蛭石一层,大约1厘米厚


保湿采用塑料杯,上面烫孔。可以保证内外空气流通,具体优点以后详述






烫孔用焊条


大盆用免洗碗保湿


三.器具选择

盆我喜欢用小的,和大容器比较有一些优点,比如很节省土。其深浅最合适小苗根系,遇到腐烂的情况,损失也比大容器少


这样的透水孔配上上面的土,颗粒正好不会落下来,也不用底部铺排水层了,很省事。排水层很占用有效空间


以前试验过用油壶和矿泉水瓶种植,感觉容器太深,种子距离盆沿较远,操作不是很方便,如下图,A盆和B盆代表小盆和油壶,感觉移苗和点播A应该比B方便一些



塑料杯我感觉是家庭养殖中非常方便的材质,价格便宜,取材方便,超市,批发市场都有卖。感觉购买的时候最好带着盆去买杯或者带着杯去买盆,现场看看是否合适。使用的时候把杯套在盆上,用点力套上,过一夜杯子上就会出现一道槽,如下图。以后把杯子套到盆上,杯子就会牢牢箍住小盆,二者结合的非常紧密,提起杯子,盆也不会掉下来(装好土并充分浇水的情况下)



有时候自制小帐篷也挺好用的


一盘乌城丸



四.浇水方式

浇水主要用浸盆,播种完毕后我喜欢在表面喷一些水,使种子和蛭石结合的更好,然后套杯子,浸盆。



*********************************************************************

随拍景天,最喜欢这个,好看好养


小感--子曾经曰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播种环境无定法,见过大仙们使用蛭石,仙土,沙子,煤渣,赤玉,黄土等等各种介质,都种的非常好,保湿保温设备更是千变万化。其实播种仅仅需要保证温度,湿度,小苗不被杂菌感染,介质利于根系伸展,保证小苗与介质接触部分的透气即可。满足小苗的需求,我们的需求也会得到满足(这句话比较商业 )。每位仙友都有自己最熟悉,最习惯使用的方法。应该说播种是一个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过程,《孙子兵法》曾经曰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0 17:16 编辑

3播种方式


喜欢高温的品种

Sulcorebutia arenacea

Strombocactus disciformis

Copiapoa laui FK 439

Gymnocalycium occultum


播种方式取决于种子的萌发条件,所有人为创造的环境都是为了尽可能的满足种子的萌发需要。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高温品种(如球类,大戟,芦荟,龙舌兰)需要较高的温度来萌发与生长,夏季无疑是最好的播种时期。这个时期发芽速度快,出苗整齐,容易管理。其他季节个人感觉最低温度高于15度都可以播种,但是出苗会非常不整齐,夏天一周可以出齐的种子冬天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当然可以人为的创造高温环境来播种,效果相同。湿度既包括空气湿度,比如加盖子;也包括种子小环境的湿度,也就是种子周围介质与种子造成的小环境影响。

种子与介质的关系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以下三种了,即
1.嵌在介质中
2.浮在介质表面
3.被介质浅埋
这三种情形在平时播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应该说各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方法

1这种情况出现在点播时,或撒播后以喷淋方式大水量浇水,或种子与介质混合后撒播,优点在于既能充分接触空气和光,又能和介质接触良好,保证湿度。即便种子没有马上发芽,介质表层已经干燥,种子仍然有部分可以接触表层以下的介质,有较大的湿度,为继续萌发创造条件。而且这样播种扎根比较容易。

2这种情况出现在撒播时,主要应用在种子很细小的情况下,比如菊水的种子。缺点之一是出芽后根系经常会伸向空中。
如果播种后喷点水,种子会随水流到介质的缝隙里,形成1的情况。

3这种情况主要用在不好发芽,或种子很大(当然非常强健的品种怎么折腾也照样发,如顶花),如opuntia。试验过50多个品种,感觉对大部分种子而言,覆土会大大降低发芽率(包括番杏)。

以上情况是因地制宜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下面的情况在野外常发生,家庭环境下种子落在母本旁边也基本是这种情况,可以视作1的变化。






喜欢低温的品种

魔玉

Latum

曲玉

与高温品种的显著不同在于需要较低的温度萌发生长的比较好,主要品种包括冬型番杏,Avonia,Haworthia等。除温度不同外,其他同高温品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1 15:48 编辑

4出芽后那几天,阳光与人工光

当种子吸足了水分,其他的条件又至少满足了它的最低要求,萌发活动就开始了。种皮被胀破,新的生命诞生了。

出芽一周左右的圆锥玉


对于大部分种子而言,先伸出种皮的是根,这种情况类似于人类分娩中的顺产。伸出的根很快长满根毛,迫不及待的找寻土壤,这时如果刚好旁边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根系会伸向空中继续寻找,有时候会伸的很长。即便扎根成功,球体也会因为根系太长不能直立。一般浮于图表土壤表面的种子容易这样。

如果出壳的种子先伸出的是身体而不是根,这就类似于人类的难产。《左传》里面记载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的出生,因为当时先出来的器官和别的小朋友刚好相反,这使得他老妈分娩得很痛苦,以至于后来给他起名字都叫倒着生,而且到老都不喜欢这孩子。倒着生的小苗也同样痛苦,根系不能伸出,找不到安身之所,不能吸收水分养料。这样的小苗很难存活,甚至会腐烂生霉影响健康的小苗,要及时检出。

刚开始萌芽的C363


再回过头看成功扎根的小苗,此时虽然扎根成功,但是最大的威胁-----腐烂随时可能到来。腐烂的发生原因有几种,其一是种子上果肉残留比较多,在高湿度(温度低霉菌也一样爆发)的环境下霉菌大量繁殖,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菌丝布满介质表面,小苗成片的感染腐烂。这时候喷杀菌剂感觉没什么效果,我试验过甲基,链霉素,头孢,都不怎么管用,移苗是此时的唯一选择。龙爪球属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星球和士童属也有类似现象,对于果肉残留比较多的种子,最好播种前进行清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

真菌的感染也会引起腐烂,先是感染体质差的小苗,感染的植物变透明,腐烂;然后感染其他的健康小苗。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人类感冒病毒的传播。

被感染的小苗

白子也容易成为传播者


湿度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当种子开始大量萌发的时候适当降低湿度,我一般在塑料杯上烫孔,这样的情况盆土会在10天左右干透,在其间浸盆即可,并不影响尚未萌发的种子发芽。开孔还使得空气流通,降低了空间的孢子浓度。

光照可以抑制各种杂菌的生长,在发芽后增加光照是方法之一,与降低湿度一起采用效果不错。但是播种一般在高温季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雨天,光照很差,湿度也非常大,这个时候可以用人工光代替日光进行补光。

光源包括白炽灯,卤素灯,金属卤素灯,日光灯等等,这几种都尝试过,感觉对新生小苗,日光灯就可以了,T5灯管,距离10厘米即可。当然,人工光的光衰很快,这样的光照强度仅仅适合刚发芽的小苗,不能长期使用,时间稍长就会徒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1 10:00 编辑

5苗期养护

多肉植物的苗期广义来看包括从出芽到开花这段较长的时期。因为植物的适应性有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实生苗尤其如此,所以养护方式多种多样,因个人风格和目的差异而不同。

综合环境
对于大多数多肉植物而言,无论是喜欢凉爽的冬型种,还是喜欢炎热的夏型种,从略高于0度到50度60度都是可以生长存活的,见过盛夏全封闭大棚里,温度50多度,肉椎石头照样开花;在0度左右无风的情况下,完全断水的大戟也能安全过冬。当然低于0度有些植物即便没有冻死,也会受内伤,最后一章有详述。

温度与湿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高温高湿是球类最喜欢的环境,虽然杂菌也喜欢这样的环境,但是此时植物生长旺盛,抗性较休眠期强,所以不太容易出问题。当然保险起见,闷养的还是长期开孔比较好,既能保证一定的湿度,同时流动的空气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和自然环境接触,多一些锻炼;不太赞同每天打开通风一段时间的方式,感觉会破坏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对于夏型种短期的低温高湿可以忍受,长期如此就会比较危险了,这时候非常容易发生腐烂。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光照可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并抑制杂菌。温度越低,湿度也要越低才好,夏型种的幼苗在接近0度可以安全过冬,保持盆土较干,隔段时间稍稍浸盆即可。大苗的体量大,对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越冬就更容易了。冬型种与之相反。

以往不少帖子认为帝王丸的红斑是高温高湿下形成比较快,个人感觉低温高湿蔓延速度才真正惊人。在冬季蔓延迅速,夏季慢多了


湿度是决定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闷养可以保持较高的湿度,植物无论大小都会因此加快生长。完全的闷养,湿度长期比较恒定,生长迅速,但是会造成植物缺少对环境的适应性(闷养主要是对小苗,成株没有必要),这种植物一旦离开原来的环境,往往需要特别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而且很可能长期生长都不旺盛。开通气孔是解决办法之一,流动的空气会降低温度和湿度,温度会跟随外界的变化,湿度也会有一个变化周期,一般10天左右盆土会干透,然后浇水,循环往复。这样种出来的植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各种环境,包括室外露养。小苗的耐干旱能力其实是非常好的。

干透一个月的怪龙丸小苗,如果马上浇水转天就能恢复


苔藓可能会影响肉肉的生长,感觉最好的方法还是降低湿度,苔藓比较容易干死。

高湿度和明亮光照催生苔藓


光照可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但当光线过强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植物有足够的阴液来对抗外来的阳气。光是植物的食物来源,光照不足,植物会努力寻找更多的光线,即徒长;光线太强,也会躲避以免温度过高灼伤。钻地是方法之一,牡丹,乌鱼,姣丽经常如此。光是最好的助长剂。

强光下钻地的考翠,边缘被盆沿遮挡部分光线的则没有钻地


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速这几个因素是有相互促进,制约,配合关系的;综合起来应用调配,效果才好,养花就是找感觉。

生长速度与抗性
如果食物充足,环境舒适稳定,那么肉肉应该会有比较快的生长速度。种植中可以观察到:在自然光下,照射时间越长,生长速度就越快(光是主要食物);如果外在环境十分稳定,比如温度湿度恒定,那么植物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对抗外界变化,生长也就很迅速。同时植物也不需要厚实的皮肤对抗变化的环境,结果是皮薄水多。

一味的追求生长速度,代价是抵抗力变得很差。植物的外在环境过于稳定,一旦变换了环境,往往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与我们人类相似),可能会出现伤病,感染甚至死亡。如果肉肉从小就经历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速的经常性变化,那么应对各种变化都会比较轻松。单纯得讲求速度或者抗性都是有问题的,二者需要平衡。


Mammillaria boolii


Geohintonia mexicana


Sulcorebutia swobodae


Mammillaria glassii


Lobivia albolanata


Escobaria orcuttii


Turbinicarpus lauii


Turbinicarpus bonatzii


Lobivia densispina


Sulcorebutia augustinii HS152


Coryphantha kraciki


Gymnocalycium spegazzinii var_ punillense


Turbinicarpus jauernigii


Obregonia denegrii


Turbinicarpus  panarottoi


Frithia pulchra


Lobivia amblayensi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1 08:39 编辑

6移植栽培管理


移植栽培不是必需的,经常说动一动大一大,种植中发现未必完全如此。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环境条件(一盆一棵,保证湿度温度),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我试验过闷养8个月的丽光殿直径可以到5厘米,其间没有换过盆,不动也可以大一大。感觉相互邻近的植物还是有抑制作用的,虽然会激发竞争,可能也会分泌抑制对方的物质(纯猜想)。所以拥挤的情况下换盆,实际也是减少了同类间的竞争(除了空间和养料,可能也少了些敌意),马上可以看出植物的变化,即表现为动一动大一大。

一般移植最好在下面两种情况,发生病害或拥挤影响生长。关于修根个人认为传统方法(修去毛细根)当然很好;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不修也是可以的,做好后面的管理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移植时间一年四季只要温度高于10度都可以,熟练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基本不会损失。区别在于温度高的时候恢复的快一些(低温品种相反)。

*球类

拥挤不堪的蓬莱宫,需要马上换盆


点播的姣丽(这个种子当初一定弄混了,瞅瞅,怎么看都不象一个妈生的),可以等等再换



介质选择

移栽后的介质选择并不很重要,粗细都是可以的,下面三盆龙舌兰牡丹分别是用3种介质移栽的,效果都还可以。移栽后的给水比较关键,决定成功率

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


细土(细草炭,细蛭石加黄土)。经历过干旱,都往地下钻


纯大粒蛭石。三角和龙舌兰


具体操作

以精巧殿为例,这是一年生的精巧殿,没有换过盆,直径只有0.5厘米,人家换过盆的都有2厘米了。空间限制了生长,亡羊补牢,现在开始。。。


因为从播种开始就一直没有换盆,地下部分已经非常拥挤,没有任何多余的的空间(如果外面没有套塑料杯,可能会暴盆,植物的力量),主根都挤的变了形,需要用点力才能扯开




在极度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可以用风扇吹干伤口

这一盆比上面的大点,因为换过一次盆,然后经历了水淹烂根和长期干旱,是我对不起它们,呵呵。重新拔出来,去掉烂根,估计不久就能恢复了

顺便说一句,正常修根也可以修成这样


准备上盆的银牡丹



给水与综合环境

对于上盆的植物,水是成活与否的关键,控制的好只有十几度也可以扎根生长。感觉理想状态是根系没有伤口,盆土的下半部是潮湿的,但是不接触主根,须根出芽后直接扎向地下,吸收水分养料,植物很快恢复。其他的条件和环境都是来配合实现水与植物的最佳状态。须根不怕潮湿,主根耐受力低于须根,球体又低于主根,球体和主根部分长期潮湿就会引发腐烂,所以浸盆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法。当然,高温,高光,强风的情况下,水分蒸发很快,介质组成,花盆的大小和材质也是重要因素,这些是要综合起来灵活考虑的。



这个乌鱼换盆两次,在家庭环境下,一年可以到2厘米以上



*番杏
换盆和修根,上盆与球类基本相同,区别是低温环境下较安全。

Steven叔说是毛汉尼。看着更像凤铃

Glottiphyllum   pygmaeum

旺盛的根系

粗大的主根

地上部分开始成型

上盆

常用介质

刚上盆的石头

这样上好盆的番杏可以立即浇水,恢复期很短,一个星期就能开始生长,然后逐步适应强光。

裸奔的石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kws 于 2010-9-21 12:12 编辑

7病虫害防治


一.灼伤与低温

灼伤与冻伤都是环境温度超过了植物所能耐受的范围造成的,有时候是致命的。

*灼伤
植物缺水是造成灼伤的原因之一,尤其在阳光强烈的盛夏,如果连续长时间供水不足,表皮就会有部分组织死亡,这也可以看作牺牲部分,保护整体。日照强烈的时候要保证水的供应充足。

灼伤的舌叶花


突然加强光照而造成的灼伤更为普遍。植物可以用渐变的方法适应各种极端环境,但往往难以适应突变。春天出户的植物很容易灼伤,因为光照突然强了很多,一下难以适应;此时可以用几层窗纱遮阳,然后慢慢减少窗纱层数,最后裸奔,这样比较安全。连续多日的阴雨过后,突然放晴,也容易灼伤。还有一种情况是日光突然变得非常强烈,长期在室外的植物也无法适应,今年夏初北方就有一次这样的天气,结果损失惨重(下图)。被晒死的植物渗出紫红色的液体,球类和番杏都如此,下图的圆形标记就是已经风干的紫红色的液体。

一天就全军覆没的红帝玉


*冻伤
在无风的环境下,植物对于逐渐下降的温度有相当的适应性,温度越低,土壤就越要干燥;植物含水量越低,就越抗冻。零下10度的环境,番杏,瓦苇和很多球类(含小苗)都能安然度过。当然大戟,沙枚和部分球类是必须要加温的。

有风的时候植物极易冻伤,流动的冷空气在短时间内就能夺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造成致命伤害。去年11月北方一场突至的冷空气,造成了户外肉锥的大量死亡,温度为0度左右,风很大,一夜基本都冻透了,几天后就开始大批腐烂。侥幸活下来的也出现生长停滞,脱皮困难等现象,很长时间才恢复。

防寒包括防风,加温,保持合适的湿度等几个方面,灵活调配。

二.意外损伤

*撕裂
偶尔会发生,移苗的时候,想把球球从土里拔起来,结果球球是拔起来了,主根还留在土里,汗...不过实生植物的生根能力非常强,一般晾几天自己就出根了,即便象圆盘玉属的植物,一般认为不好发根,其实断裂的实生苗也一样非常容易出根的。

正常的裸萼

曾经从中间断裂的裸萼,3天出根,现在已经生长的很好了


*徒长
由缺光造成,生长快的品种尤其容易如此,如宝山,丽花球等等。慢慢见光,耐心等待,是唯一的办法

扔在角落里徒长的沟宝山,光照正常可以很快翻下去


三.主要虫害

*蛆状生物:这一群生物并不属于相同门类,甚至亲缘关系很远,包括线虫和部分昆虫的幼虫,共同点是啃食发芽不久的幼苗,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类。前期的种类主要是混合在播种介质中,小苗萌发后马上就可能受到袭击,被啃食的这少一块,那少一块,很容易感染腐烂;有的被吃掉生长点,前期土壤消毒可以预防。后期的主要是种子顺利发芽后,一些种类的有翅昆虫把卵产在播种介质上,很快蛆状幼虫就孵化并开始蚕食小苗,这种情况是前期土壤消毒(高温,高锰酸钾)也难以预防的。我比较习惯使用呋喃丹,可以彻底杜绝这两类危害,而且土壤可以免去前期的消毒。呋喃丹一般有效期为1年。

*根粉介(Rhizoecus hibisci):同翅目昆虫,喜热恶寒,对极度干燥和极度湿润的环境都能适应;外国人俗称为root mealybug,是多肉植物的大敌。口器为刺吸式,最喜欢的食物是陆生根的汁液,一般的球类,番杏类都是其最爱寄生的对象。如果暂时找不到食物,也会爬到球类和番杏地上部分寻找表皮很薄的地方吸取汁液。 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用了含有根粉介卵的土壤;或已感染和未感染植株一同浸盆。成虫的爬行传播方式也是主要方式之一,其爬行速度较快,每小时可以超过30厘米,如果100盆花摆在一起,其中只有1盆有感染,经过一个夏天,这100盆花都会被感染。感染根粉介的植株会出现生长缓慢或完全不生长的现象,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根粉介为刺吸式口器,植物根部会形成细小的伤口,造成感染,引起腐烂。腐烂从细根开始到主根,再到植株本身;也有从主根开始腐烂的。使用触杀类药物灌根就可以暂时杀死根粉介,但是不能根除,因为药物只能杀死成虫和若虫,不能杀死虫卵。若干天后会卷土重来,所以需要连续用药。药品可用有机磷制剂,阿维菌素等。盆中施用呋喃丹效果也不错。

结语:播种育苗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最重要的在于自身的体验。如果我们愿意切身去体会植物的感受,那么种植方法和技术可能都会有所变化。想起巨星李小龙的名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与诸君共勉。

谢谢阅读


模拟野养乌鱼,这个小鱼从不到1厘米开始露天暴晒,现在已经接近2厘米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发表于 2010-9-4 12:55 | 只看该作者
播种大王啊,学习~
9#
发表于 2010-9-4 13:2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播霸的佳作。
头像被屏蔽
10#
发表于 2010-9-4 13:43 |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一下,跟踪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11-5 22:34 , Processed in 0.061506 second(s), 13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