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46|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食石者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6 09: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我觉得养球是一件很科学的事情。如何理解这里的科学,就是指要完全客观,遵从事实、现象,不带有主观情绪(植物并不会因为你怎么想而改变状态,就像从楼上扔下石头一定会往下落不会往上飘一样,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所以我想用科学的思维来评论一下食石者这篇文章。
文中一些观点我是觉得很有道理并且认同的,比如颗粒土的粒径要分布均匀,不要破坏有益菌的平衡,盆土体积越大越稳定等等。但是作者也有一些思路表达的是很不科学并且很主观的。
作者认为仙人球养成原生地的状态才是正确的,而主流大棚(商业)的状态,还不如去嫁接。但是我想说,在很多玩家眼里,嫁接和实生是两种东西,不应该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限制他人,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应该给予好或者坏的定义,而是每个玩家自己喜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认为,应该模仿原生地的地貌来选择介质,完全选用各种矿物颗粒,基本不使用有机介质。我不得不说这里有一个严重的漏洞。作者只看到了地表。而仙人球只要是须根能触及的地方都可以为我所用,作者并没有挖到最深处看看地下深处的土壤到底是什么样。而且作者也提到了原生地基质可以看做无限延伸,那么其他地方的有机质产生的离子难道不会通过扩散到达仙人球根部吗,整个基质的水通道都是联通的啊。据我所知各种矿物石头里基本不含有氮元素,而氮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仙人球也是靠叶绿素光合作用的,那么仙人球里的氮元素是哪来的呢?文中其实也有矛盾,一边不建议使用有机介质,一边又多次提及使用仙人球专用肥,何必呢,加一点有机质不香吗。
文中还将营养物质和矿物元素的概念混淆。一般来说很多矿物元素在植物体内只是作为微量元素而不是主要元素存在。植物生长真正需要的大量元素(营养物质)又是什么?百度一下便知。当然所谓的靠细菌腐蚀释放出来的矿物元素也是很微量就是了,这个腐蚀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和这个过程相比植物的生长只是一瞬间。
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冠以定律的美称,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给出科学的解释或者科学的论证,而只是个人的想法观点。但是其表达方式仿佛已经是既定事实一般。这样的说法太过于主观,很不科学。比如作者没有表述,原生地到底是哪几种细菌分解了哪几种矿石,分解出的产物又是什么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吗,而我们在花盆中模拟出的环境存在这几种细菌吗,可以分解出同样的产物吗。
所以我觉得食石者,有些思路很对很好,作为经验论很详细值得借鉴参考,但是,很不科学,仅供参考
2#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作者确实用单纯的矿物介质种成了原生的状态。但是原生状态是一种极端环境下产生的状态。没错能活,因为仙人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就像人,一天一顿饭也能活,三顿饭也能活,吃的少就精瘦,吃的多就饱满。沙子里打滚的小朋友可能免疫力就是要比闭门不出的强。但是,说到底,仙人球主要用途是观赏。所以按自己喜欢的样子来种,外貌没有好坏,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当然是在能活的前提下
3#
发表于 2020-9-6 09:44 | 只看该作者
食石者需要结合原产地环境,一个是原产地的大环境,一个是“食石”的基础——共生菌,这两者在花盆里全都无法重现,所以还是不要折磨手里的植物了。
4#
发表于 2020-9-6 0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食石者就是扯!只是搞个造景,做旧而已。想想原产地从种子到成株可说是万不存一,
5#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四正 发表于 2020-9-6 09:44
食石者需要结合原产地环境,一个是原产地的大环境,一个是“食石”的基础——共生菌,这两者在花盆里全都无 ...

就算有共生菌,那氮元素哪里来呢,石头就算分解了也没有氮啊,这个理论很奇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思维太简单不科学,忽视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我提到的其他地方有机质中离子的扩散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erre 发表于 2020-9-6 09:47
我认为食石者就是扯!只是搞个造景,做旧而已。想想原产地从种子到成株可说是万不存一,

对,如果能保证成活率的话早就泛滥成灾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erre 发表于 2020-9-6 09:47
我认为食石者就是扯!只是搞个造景,做旧而已。想想原产地从种子到成株可说是万不存一,

而且文中还表达了对人工杂交,高成活率培养的反感,我个人觉得作者其实在某些方面是有点点的偏执的。园艺不就是要杂交就是保证存活率的吗不然还叫园艺吗
8#
发表于 2020-9-6 09:56 | 只看该作者
katzen 发表于 2020-9-6 09:50
就算有共生菌,那氮元素哪里来呢,石头就算分解了也没有氮啊,这个理论很奇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思维太简 ...

或许有固氮菌,从空气里固定。
其实我主要考虑的是水分,即使再干燥的原生地,植物的根系也能够扎的足够深,到达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干燥不至于根系枯死。但是在花盆里,四面八方都是空气,南非潮湿的地方还好,北方干燥的地方,根系分分钟就枯死了。
9#
发表于 2020-9-6 10:00 | 只看该作者
根据食石理论 石头变成土 也是有营养的  就是你加了马上可以吸收,不加要细菌帮忙才能吸收   感觉这个没什么讨论的  干嘛都抓着不放
存在就有道理   自己养死了,也不能怪是食石或者是加了有机质吧!养花!养花   有养才有花   养好了你是大神,养不好也别喷大神,经验还是要一起讨论的  别带主观去评论别人,和气生财不是
10#
发表于 2020-9-6 10:05 | 只看该作者
katzen 发表于 2020-9-6 09:50
就算有共生菌,那氮元素哪里来呢,石头就算分解了也没有氮啊,这个理论很奇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思维太简 ...

空气中不是全部是空气吧  没灰尘吗?灰尘没氮元素?不是说石头就单纯的是石头的  养就好  再说源生地的水也是雨水吧  这里面的元素也是够用吧   哪里有单纯的石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9-14 23:11 , Processed in 0.052960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