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9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刺足根螨介绍,顺便求教如何彻底灭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13 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年第一次养肉锥,直播间购入过几颗毛汉尼,10月份的时候播种了一批,2个月份螨大爆发,之前养景天8年,没遇见过虫害,因为是室内窗台养殖,不敢用农药,第一次发现螨的时候应该不是根螨,因为是褐色的虫子,用棉棒按四还感觉脆脆的,也许是甲螨,虽然还没一脱,但还是选择了换土换盆并进行洗根。
2个月后发现小苗上有许多白色小虫在爬,带着手套拿花盆竟然摸了一手小白虫,再一次换土换盆,这回所有花盆用开水泡,所有花土用蒸锅蒸了15分钟,小苗进行洗根,花架也60度水反复冲洗,窗台喷了酒精,直到昨天用微距拍照,又一次发现这种小虫,真要崩溃。
来源也许是花土,也许是买来的成株带来的,但因为我收到后都会用水洗根,泡多菌灵,还泡了会爱卡螨,并且花土都蒸了15分钟,我都怀疑它是否会在植株内产卵了。
看论坛里有人用过澳克灵,花友群里也有说用了这好好用的,立即采购,等待收货期间上网搜索了下根螨的资料,百度搜索了下刺足根螨,发现资料比较少,上外网搜了下,也没有太多,但看到一篇湾湾的网站介绍刺足根螨习性满全面的分享一下吧。

刺足根螨生态习性
一般栖息于有机质土壤中,以植物根系或地下组织为食在27℃定温下刺足根 螨卵期约3.6日,幼螨期约经3.0日,前若螨期约需2.8日,第三若螨期约2.6日体呈卵圆形,生活史分为卵期、幼螨期、第一若螨期、第三若螨期和成螨期。
卵为长卵形,孵化后之幼螨体乳白色透明,具3对足,活动力较差;前若螨体乳白色,具4对足;第三若螨与前若螨相似,只是个体较大,足部颜色稍深;初蜕皮之成 螨体色仍为乳白色,随时间而其颚体部与足部逐渐加深成为红褐色,成螨寿命可达70日左右,雌成螨一生约产145粒卵,

刺足根螨为害方式
刺足根螨为害作物之方式可分成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种。一般为害球茎时,初期会聚集在根系周围及鳞茎表面群集为害其根系和鳞茎基部,造成其表皮组织受害,呈现软化水浸状伤痕,然后慢慢侵入鳞茎内部取食,被害部呈现淡黄褐色小斑点,而后被害部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呈褐色,当地下部根系受害时,植株之上层根系无法正常伸长吸收水分及养分,而下位叶开始黄化、枯萎或脱落,为害严重时,导至植株枯萎、死亡,造成缺株之现象(Bald and Jefferson, 1952;Tomonaga, 1963;Kato et al., 1994)。间接为害方面,根螨类会传播数种植物病害,如唐菖蒲及百合萎凋病、百合茎腐病、百合软腐病、唐菖蒲细菌性萎凋病等重要病害。

刺足根螨之迁移
  根螨由于本身个体细小,行动又非常缓慢,因而其迁移能力相当低,经常需藉由外力之帮助来达到长距离迁移之目的。一般根 螨会随著百合、唐菖蒲、鬱金香及风信子等种球之买卖而散播,短距离的由县(市)传至他县(市),中距离可由国与国之贸易而传播,更远的可由洲际贸易而散布全世界。根 螨也可藉由植物之移植而散播,诸如葱、韭及晚香玉等宿根性作物之分株移植,导致根螨附随植株而散播。而栽培球根作物时,农民也经常施用有机质肥料取代化学肥料,但有机质肥料之种类繁多,而这些有机质如处理不完善,经常残存少数之根 螨个体,随著有机质肥料施用于田间而散播,且施用有机质肥料对栖息于土壤中之根螨极为有利,根螨还会消耗堆肥与有机质,缩短其使用寿命(Gerson et al., 1985)。

  另外在种植前施用有机质肥料,根螨亦会随之大发生,因为根螨在缺乏寄主植物时,可取食植物残骸或有机质而大量繁殖,进而为害新种植之作物(Gerson et al., 1985)。根螨也可藉著农业机械而散播,当前一期作物收穫后进行耕犁时,由于农机无适当清洁处理,根螨就随农机之移转操作而散播。相邻之农田因灌溉沟渠相通,根 螨通常也会随著灌溉水之流通而侵入新的耕地,由于根螨属于无气门亚目,以表皮呼吸,又其表皮革质化,对水之耐受性高(Tomogana, 1963),因此当农田灌水时,部分根螨即漂浮水面上,随著灌溉水而迁移,甚至侵入其他耕地。当根螨一旦侵入田间后极不易加以歼灭,因此根螨经常潜存于土 壤中以植物之残骸或有机质为食,待新幼苗或种球种植后,随及入侵其根系或地下组织为害。
而此一少数之根螨个体即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增殖,造成经济为害,此为根螨之重要来源之一,但也经常未被重视而忽略,导致作物受损之主因。其它之传播途径如根螨之前若螨遇不良环境时,会蜕皮成为口器退化、厚壳、具深褐色光泽、具吸盘之移动若螨(hypopus),在土壤中等待其他动物经过时,以其吸盘吸附动物身上而达到迁移之目的。

刺足根螨的防治策略

 由于根螨生活于土壤中,取食植物之根系与地下组织,为害初期因密度较低,并不易察觉,待为害徵状出现时,根螨之数量已大增,而植物也因根部被取食殆尽,而濒临死亡。由于根螨生活于土中,生物习性独特,单靠杀虫(螨)剂已无法有效加以防除,因此防治根螨之关键就是作好预防工作,因为根 螨一旦侵入田间,几乎再也无法加以完全清除。

  根螨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目前最常被使用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法(Lindquist and Powell, 1976;Yathom and Ben-Yephet, 1983;Zhao et al., 1996),种植前以农药浸种消毒可达相当高的效果,但种植后以喷(灌)农药来防治根 螨时,由于根螨生活于土壤中,施药防治常无法达到根螨身上,而降低其防治效益,又因经常施用杀螨剂、杀地下害虫药及杀线虫剂,导致根螨产生严重的抗药性。

  而利用燻蒸剂处理种球或土壤也是可行之方法之一(Jefferson et al., 1956;Knowles et al., 1988;Perez et al., 1989),此法虽可除去大部分的根螨,但残存之少数根 螨在短时间内即可大量繁殖,造成为害,且此种方法虽然效果颇佳,但因燻蒸剂为广效性之药剂,除对有害生物具杀灭作用外,对非标的生物也一併歼灭,使土壤变成一片死寂,且其成本较高,危险性大,必须专业人员採可操作,因此极少人採用。

  物理防治方面,一般针对根 螨怕高温低湿的生物特性来防治根螨,如利用太阳能处理土壤(Gerson et al., 1981;Weigel and Nelson, 1936) ,种植前利用蒸汽消毒土壤以杀灭土中残存之根螨,以蒸热处理种球上之根螨(Latta, 1932; 1939)利用伽玛射线处理根螨(Boczek et al., 1985)或配合以乾燥耕地或连续深耕或轮作等方法,以防治根螨。在种植前以45℃或50℃的温汤浸种处理,也可获致良好的杀 螨效果(Weigel and Nelson, 1936;Garman, 1937;Latta, 1939;Conijn, 1992)。

  至于利用天敌进行根螨的生物防治,目前于室内或温室中以厉螨科(Laelapidae)的尖狭下盾 螨(Hypoaspis aculeifer (Canestrini))来防治根螨,可获致良好的效益(Lobbes and Schotten, 1980;Ragusa and Zedan, 1988;Zedan, 1988;Lesna et al., 1996;Conijn et al., 1997),但天敌与根 螨之交互关係、天敌之田间效益评估等技术,均须更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根螨之防治工作首重预防,在法规方面加强动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新的根螨种类随种球入侵国内,造成农业生产及经济上之损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21-7-13 15: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收藏了
3#
发表于 2021-7-13 15:31 | 只看该作者
定期杀虫  杀菌 我现在一季度做一次
4#
发表于 2021-7-13 15:41 | 只看该作者
我用了澳克灵,就用了一次,没有了
5#
发表于 2021-7-13 15:5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发活动板块就可以领勋章了
6#
发表于 2021-7-13 16:09 | 只看该作者
反复发作,,..难以根除  还是要用对药...
7#
发表于 2021-7-13 16:24 | 只看该作者
一旦生虫,根除几率很小,毕竟家庭园艺也不能用猛药,所以预防为主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6:42 | 只看该作者
王穆西 发表于 2021-7-13 15:41
我用了澳克灵,就用了一次,没有了

想请问下用了之后到现在多久啦?
9#
发表于 2021-7-13 16:42 | 只看该作者
根螨?很厉害的样子2342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6:44 | 只看该作者
kyo123 发表于 2021-7-13 16:42
根螨?很厉害的样子23423

怀疑会藏在植株内部,每次换完土都还会再有,还不怕水,都不知道哪里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7-14 21:18 , Processed in 0.039905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