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97|回复: 2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月16日更新)爱尔兰咖啡经验分享--叶插篇(已更新WiFi全自动温室设计图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2 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尔兰咖啡 于 2018-4-15 23:46 编辑

        玩十二有快4年的时间了,一直都很喜欢摸索和实验各种养护方法,叶插是十二卷,尤其是玉扇、万象重要且最有效的繁殖途径(组培就不提了),自然叶插就作为了我首选的摸索方向,刚开始玩多肉是2014年,到今年已经是4年时间了,当时主要是喜欢块根,后来看到玉扇,深深被迷住了,2015年开始转向玉扇,一直喜欢到今天,所以配土、叶插、增纹、控型都是我逐个尝试的方向,今天就先分享一下我的叶插,

       这是我刚注册这个网站不久发的帖子(现在有大侠这个季节玉扇叶插的吗?交流下经验呗),想向大神们学习下叶插,后来才明白,对于毫无经验的小白来说,除了几个热心的网友,大神是不存在的,当然谁都没有义务要告诉你或是教你,好在不是造原子弹,自己摸索呗,这也是乐趣之一。

一、叶插前的强化培育。目的:增加叶子寿命和出苗的关键!
       刚开始的时候,有几个苗开始大点了,就开始下了几片叶子,结果没多久不是烂了就是干了,干的比较多,虽然都是不值钱的叶子,虽然之前翻看了很多叶插帖子,各种网红方法烂记于心,但还是烂了,对于我初插玉扇的我来说,可以说心已经是稀碎稀碎的,信心备受打击,但也点燃我一定琢磨出来的决心。我从配土开始入手(下次单独分享这部分),这就好比孕妇,怀孕期间必须补足营养,只有叶片体内有足够多的营养储备(干物质)才能经历后面的极端环境和提供出苗的营养,所以这部分在我看来是必须要做好的。
       增加应验的方法,我选的是有机肥,有机肥就是充分发酵好的有机物,其中以动物粪便最好,其次是植物,我基本不用化肥,之前少量用过一些日本产的魔肥,现在就只用有机肥了,有人说多肉不用肥料,我不这么认为,但凡是生长的东西,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没有不需要营养的,就连只能用纯净水、无养分介质养的食虫植物,也照样需要营养,不然它就不会演变出捕虫器官了,只不过自然环境导致它适应性的养分获取比例有所差异而已,所以要少施肥,养分三要素氮磷钾缺一不可,时机不同,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强化期间,主要是以营养全面,重点突出氮肥,氮有促进出芽的作用,但不可太多,也不是磷钾肥就不用,所以说要全面,我配土时,除了增加氮磷钾外,还增加了有机钙、石灰粉、铁等不同得有机肥料,结合多种植料的相互作用,能给植株提供氮磷钾、钙铁等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除了能让植株保持相应的株型和快速生长外,还能让叶片充满活力,快速出芽出根!
       强化营养的时间是生长季(秋冬春三季),夏季闷热不要施肥,保持底肥就可以了,而夏天也尽量不要换土,但是我往往都是夏末换土换盆,呵呵,因为我是觉得换土后是缓根期,植株并不能生长,如果在生长期换土,就太浪费宝贵的生长期了,所以我都是夏末换土,换土后缓一段时间后,正好迎来生长旺季,一天都不耽误的生长和吸收营养
下图是同一盆小苗2017年8月9日刚换土时和2018年4月14日拍摄的对比照片,左下角的S3小苗是过早脱离母叶时的状态,跟牙签一样细,还无根,因为它刚出牙不久母叶就烂掉了,不得已脱离母叶的。


下面是纯赤玉土和强化培育的营养土叶插出苗情况对比,第一个图是营养土的,有一半叶片都是2016年7-9月份的,其余是2017年7-8月份的,第二图叶片都是2017年8-9月份的,和营养土里是一批的,有的都是一个母本上同时下来的叶子,因为第一盘放不下了,当时也没有营养土了,图省事就随手用赤玉土了,按理说2017年叶片肯定比2016年更有活力,更该出苗,但无论叶子还是出苗率,还是苗的状态,都不是一个层面的



光   照:此时光照强度为12000-15000lux,时长为3小时左右,此后一直都是散射光了,lux值不是很严谨,手机软件测的,也有玻璃阻挡,比较业余,我从不迷信这些数值,因为我觉得养花是个比较随性的事情,总有人问我,我是今天才下的一个软件,测量一发个测量值,平时我连温湿度都不看,全凭感觉,感觉干了就浇水,感觉温度低了就加罩闷,仅此而已,光照强度换算成通俗说法就是天津早上8点到12点的光照强度和时间,我家阳台12点以后就没有太阳了直射了。这个时段和坐标可以去气象网查到比较专业的测定值


温湿度:我坐标是天津,夏天其实无所谓,湿度足够,降温就可以了,生长季最好温湿度是60-80%,我一般是在70%,再高就容易烂了,太低也不是不可以,冬天我很多苗都是暴露在外的,湿度只有20%,只是水灵度和生长速度都不如闷养的,冬天提高湿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闷养,养多肉的湿度,几乎说的都是环境湿度,也即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不是指土里的水汽,我也查了开普敦省的气候资料,几乎也都是土地相对干燥,空气湿度比我们理解的沙漠环境要高很多,所以闷养是冬天的最佳方法。

另外还遐想了一个WiFi远程管控的全自动小温室,准备有时间做一个,已经发帖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提一些好的建议帮我完善,我想设计完美了再动手做:(原贴:一种实现远程WiFi全自动管控的小温室设计遐想,希望大家多提点建议改进


强化培育配合闷养后的叶插苗状态,个个都很饱满,尤其是右边那个带锦的苗,中间那个锦叶原来也是干瘪的,只有小指盖大小(参见原贴:掰侧芽时掉的叶子):



二、下叶子的时机:
        我一般都是夏天下叶子,因为强化营养最佳时段就是秋冬春三季,夏天下叶子可能和很多人都不一样,因为我是这样认为的:秋冬春三季是玉扇的生长旺季,如果在旺季之初就下叶子,那么叶子错过了最好的营养积累机会,当出苗时,已经开始夏季了,苗又错过了最佳生长旺季,疲惫的叶子和刚刚出生的苗都要挑战夏天的闷热,我的养玉扇的目的还是玩赏,出苗只是乐趣之一和“以玩养玩”的附属品,所以我要先保障母本在生长季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吃胖快长!叶子也就不能下,夏天虽然湿热,下叶子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权衡利弊后,我仍觉得每年六至九月份才是最佳下叶时机,所以大家看我的叶子标的时间,几乎都是这个时段的


三、下叶子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之前已经有很多网友、大咖们发过了,我就不多说了,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缘根部先用刀划一个口子,然后向下掰,熟练就行,我就在这里说一点:根据我多次比较的结果,下叶子什么都不涂抹要远远比涂抹什么百菌灵、生根粉等化学药剂、激素出苗或根更快,更正常。所以我下叶子后什么都不涂,不要用手摸伤口,掰下来后什么都别做,放在明亮、阴凉、通风地方晾着就行。
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做!因为太多人问我“伤口烂了怎么半,看人家都涂百菌灵”、“不涂生根粉不出根怎么办”“通风用风扇吹行不,不然感觉不到风”、“用不用盖着,因为没有太阳也太亮”呵呵,百菌灵和生根粉都有抑制作用和激素,不是用就一定是好的,那野外原生环境谁来跟它们涂?上亿年进化出来自我修复能力远不是你我能改变的了得甚至能想象的,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伤口不沾水就不会感染,另外通风不是吹风,吹风会导致严重脱水干死,通风有微气流拂过,是相对于狭小空间不透气的,只要不是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或是放在犄角旮旯里,都在通风范畴内。
明亮不是照晒,不晒也不是关小黑屋,散射光就可以,有散射光,叶子也会在生长状态,不至于彻底休眠,切下的叶子我是觉得还是在生长状态中最好,因为能快速出芽点,我最快一次是不到1周就出芽点了,最慢是僵住的叶子,2年才开始出芽,2年!我总结凡是僵住的叶子,多是人为干预过多,太过于保护叶子造成的,我这两片僵住两年的叶片,都是当年我刚开始叶插是过度保护叶子,过早埋入土里造成的,后来没再发生此现象。
等叶子出根后(注意,不是出芽),将根部浅埋入土,此时可能会需要用铁丝固定,防止根生长把叶子顶起来,我是基本都没用铁丝固定过,一般我会等根长到0.5cm以上长度,才会入土,埋入就可以了,也不会顶起来,在强调一遍,我是不管有没有芽,是出根后才入土,土用潮的颗粒土,入土后不浇水,利用颗粒里的潮气进行缓根,待4-5天后才少量浇水,如果是闷养,那就到土干才浇水(是土干,不一定是几天,这里不按天数计算,标准是土是否干掉)
这是当年僵住的叶子,知道去年冬天才开始出苗,历时一年半才出这第一个苗,好在叶子还一直都保护的很健康,同盆左下角的酒井氏的蓝镜就没那么走运了,母叶也是一年半以后才开始出第一个芽,芽刚牙签细叶子就烂掉了,真是牙签细,连根都没有,也不是鼻屎苗,但凡有点感冒的鼻屎都比它大!好在这个没根的“牙签”还是救活了,生长速度现在也追上来了,这片叶子价格不菲,也算没全打水漂

我现在都是等叶子出根后(注意,不是出芽),将根部浅埋入土,此时可能会需要用铁丝固定,防止根生长把叶子顶起来,我是基本都没用铁丝固定过,一般我会等根长到0.5cm以上长度,才会入土,埋入就可以了,也不会顶起来,在强调一遍,我是不管有没有芽,是出根后才入土,土用潮的颗粒土,入土后不浇水,利用颗粒里的潮气进行缓根,待4-5天后才少量浇水,如果是闷养,那就到土干才浇水(是土干,不一定是几天,这里不按天数计算,标准是土是否干掉)



四、刺激叶片发芽:
上面我说的过度保护就不利于刺激叶片发芽,叶片经过强化培育,体内的营养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而此时就需要激发出来,我的方法是放置在明亮、阴凉、通风的地方不管它,明亮和阴凉并不冲突,明亮是说白天最好的上午有明亮的散射光,下午太阳转走后,此地方就会稍微暗淡下来,时不时的 有微气流拂过,晚上和白天有明显的温差(升降值在10°C左右就行 )这样的地方就是明亮阴凉的地方,原理是植物都有趋光性和生物钟,我正是利用这点,交叉刺激叶片,让它蠢蠢欲动,如果你过度保护它,它就会因没有“激情”而失去活力,就容易僵住。
至于先发根还是先发芽,这个不能控制,但也不是完全随性,我发现我也叶子因放在不同的位置,先出苗还是先出根的概率是有明显不同的,但我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全凭个人主观感觉。放在过于明亮、干燥的地方,先出苗芽的比例就会多,放在稍微暗淡一点,湿气大一点的地方,先出根芽的比例就会多,但也不是绝对这样,至于先出哪个好,完全看个人喜好或是叶子的条件,我是喜欢先出根,只要出根了,叶子就算保住了,根能开始吸收营养土中的养分了,出苗是早晚的事,哪怕是等2年,呵呵,总比叶片烂了或干了强吧,就算不出苗,根粗壮后,叶子消耗尽了还能出苗或是根插,先出苗,如果苗不大就烂了或干了,那么苗多数也都保不住,而且苗在没有根的情况下,非常消耗叶子的营养,加速叶子的衰败,我有4片奈良浮藻的叶片, 2016年8月低下的,到现在一年半了,母本当时还是小苗期,所以还没小指宽,从出根芽,我就用特意配的营养土培育,先后出了4茬,总共十七八个苗,到现在除了两片因切苗感染烂掉的,一直都还很饱满和油绿,一点没有衰败的样子,这就是先出根的好处。
另外,带锦的叶片,如果出芽点在没有绿纹锦上,多数是全锦,如果在绿纹上,则会带锦,全绿的几率倒不是很大,当然这个母叶锦的多少,和绿纹的交错形式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带锦的叶片并不多,所以也仅此而已。

最后这个苗貌似全锦,但是其它两个苗都已经在下苗后一周内枯萎,这个已经一个多月了,貌似已经活下来了。
2017年11月的浮藻叶插,有的已经是收货第二茬了(参见原贴:浮藻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了



五、增加叶子的营养
增加叶子营养就不得不说配土,叶子出根以后,所有的养分来源全赖于配土,颗粒我选用的是2-4mm的混合介质,相对于正常3-6mm的混合介质,在比例上做了针对有苗所需的调整,首先加大白蛭石的比例,我现在不用普通蛭石,普通黄蛭石煅烧不完全(可能和本身结构或特性有关)成片状的比较多,因此透气性和保水性都不好,白蛭石是孵化级的介质,常用于龟、蜥蜴的蛋孵化,透气性和保水性都不是黄蛭石能比的,当然价格也是黄蛭石和好几倍,这也是我配土成本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因为为了保证功能性,用的都是好材料。另外,增加赤玉土、仙土和火山石的占比,仙土肥力非常全面,ph值为弱酸,保水力也非常不多,特别适合养小苗,我是从养水草的知识中转移过来的,缺点也是成本比较高,赤玉、仙土都比其它介质贵点,另外,减少有机肥和沸石的使用,沸石主要是抑菌,PH值成碱性,所以它会抑制小苗的生长,有机肥减少是因为小苗和叶片即便非常养分,也不会过多的吸收,因此多余得肥力只会造成烂根,本身仙土中有足够的肥力,添加的少量有机肥根正常养护用肥也不一样,也是根据苗的生理特性和仙土所缺少的营养物质进行的互补

六、延续叶子的寿命和生命力
延续寿命和生命力就两点:一时要做到能量补给,二是要减少消耗。能量补给就是上面说的配土和养分,通过根补给叶片,我有两片玉扇锦的叶子,下的时候都是瘪瘪的,现在很饱满还出了几个苗,这就说明营养吸收的非常好,不仅营养被没被苗夺走,还供苗的同时自己也吸收了足够多的养分。
减少消耗是要减少苗对母叶的消耗,有的叶子可能出三到四个甚至更多的苗,所以对于叶子的消耗非常大,除了营养供给得体外,在苗差不多大小的是有一定要及时摘掉大的苗,以减轻母叶的负担,同时积累好养分后还能技术第二茬苗、第三茬苗、第四茬苗……我是苗在大概长出第4片叶子(约宽1mm)就摘掉这个苗,摘的时候尽量不动母叶的根,如果苗和母叶共用一个根,那我就平切掉苗,把根留给母叶,让苗自己出根,如果苗已经出自己的根是最好,这样的苗即便不切也没事,它的根还能给母叶提供养分。
下面这个铠武就是这样的,叶子本身并不大,1cm宽,一般是出1-2个苗后就差不多干掉了,我为了多出苗,在小苗很小的时候就先切掉,让它保存一点营养,回复后能继续出苗,现在已经5个苗了,苗都很健壮,叶子也比之前水灵多了,再出2-4茬苗应该无压力

第一个苗时候的样子,下面叶子就是上图最右面的叶子,当时已经干瘪了,现在生机盎然:(更多图参见原贴:铠舞下苗记录

另外母叶从下掉开始,到最后一棵烂掉,全程都不能过多的晒太阳,应该保持它始终油绿饱满的状态就行,还是明亮的通风处,阳光直晒时间不宜过长,一两个小时的直晒就可以,阳光不能太强烈,叶片就会生长的很少,而且经常出现比在原来母本上的状态还好。下面这几片带锦的大久保玉扇也是这样的变化:

七、如何多出苗子
除了因品种和叶片大小的影响外,强化增肥、浇水得当、避免暴晒都是多出苗的关键前提,晾叶时的光照、大温差,有机肥对出苗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多出茬也是多出苗的一种方法,我很多叶片比较小,因为都是小苗修型修下来的叶子,一次不可能出好几个苗,于是我就在苗稍大时切掉苗,让叶子再出新一茬苗,也能达到多出苗的效果,浮藻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呵呵!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初玩的花友有所帮助,避免像我当初一样,能少走地点弯路,多一些收获!

                                                                                                               爱尔兰咖啡
                                                                                                          2018年4月15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花币 +12 收起 理由
玉山 + 4 + 12
儒子牛zky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22 13: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必须收藏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8-3-22 13: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感谢lz详细的教程。
4#
发表于 2018-3-22 13:21 | 只看该作者
厉害,我12叶插耐性超差……自省
5#
发表于 2018-3-22 13:2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好了
6#
发表于 2018-3-22 13:27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学习
7#
发表于 2018-3-22 13: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经验,要好好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8#
发表于 2018-3-22 13:28 | 只看该作者
闷养箱好赞
9#
发表于 2018-3-22 13:28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学习~
10#
发表于 2018-3-22 13:28 | 只看该作者
很讲究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6-10 20:56 , Processed in 0.046185 second(s), 12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