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icel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动了我的奶酪]-那些关于组培实生的一二事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8-11-26 2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斯文Sven 于 2018-11-26 22:13 编辑
cece0201 发表于 2018-11-26 22:09
这是租赁的事情吗?你嘴里伟大的育种家们都是跟南非签约拿到的原始亲本?
人啊,就怕较真。

没有租赁条款谁管你熊猫哪里产的?租赁条款里除了租赁金额外还有一条,所租赁熊猫及其后代所有权归中国所有。
122#
发表于 2018-11-26 22:19 | 只看该作者
BlackHeart 发表于 2018-11-26 16:35
蝴蝶兰产业国内也有人做育种,新品种去组培生产,二者不矛盾。但是人家蝴蝶兰产业有大量真正的消费者支撑 ...

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觉得现在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便宜也好贵也好,买个玩玩。都是园艺的角度,而不是植物学家的角度。。但是纵使玩我也挺认真的,疾病健康富贵贫穷,我也会养着它直到它死的那天。不像有的大神,还特意发个帖来讲述既然有的东西迟早要死,那就一脚下去踩踩踩~再拍下可怜的几棵被踩爆的苗,然后高举我真爱12卷大旗,哈哈哈。
123#
发表于 2018-11-26 22:24 | 只看该作者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1-26 22:11
没有租赁条款谁管你熊猫哪里产的?租赁条款里除了租赁金额外还有一条,所租赁熊猫及其后代所有权归中国所 ...

买卖的时候没有明确不许组培及叶插条款,那有什么资格管别人拿你的东西去干嘛!
此时你又要讲盗版对不对?对不起,盗版有法律,12卷为什么没法律你心里没数那我不介意再讲一遍。因为搞来搞去权利归南非所有,中国也好,你心仪的美日也好,都捞不着好。
124#
发表于 2018-11-26 22:59 | 只看该作者
cece0201 发表于 2018-11-26 21:33
这个就要看这位可怜的玩家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收的东西了。只是一个比方。硬通货的意思,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 ...

谢谢你给我普及了一个经济学问题,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很多问题不需要论证,比如组培技术的优势不用论证,比如之前价格虚高也不用论证。现在大家之所以还在讨论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玩家的利益受了损失(比如3500的霓虹灯现在只值350),因为价格的起伏让很多人对这个没兴趣了退坑了,有经验的前辈们不说话了,论坛日渐冷清了,能刺激购买欲望的十二卷越来越少了等等......如何在泡沫破裂之后继续发展,是我感兴趣的,也是很多人关心的。

没兴趣争论专业知识,行业内幕,普通玩家只能想到这些浅层面的问题。
125#
发表于 2018-11-26 23:23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十二的东西能卖这么贵,比如一个上万,显然不是用来欣赏的,卖家的潜台词就是说:你拿回去扩繁然后可赚钱。卖家如果说,你买回去之后不许叶插,不许收种子,能卖一百块钱就不错了,搞不好人家宁可弄个塑料假花了
以前的市场繁荣也是基于炒种模式,卖家暗示你以后能回本,实际多数人注定不能回本,那么多人上钩是因为几年后才会知道,炒作的人利用了扩繁慢造成的时间差。所以我说那是一个特殊市场阶段,回不去了。
插花月季、蝴蝶兰等产业很多品种的确是有版权的,首先人家走了知识产权的司法注册途径,然后授权给生产商,而完全不存在多肉圈这种在消费市场上直接高价炒种的做法。
126#
发表于 2018-11-27 00:20 | 只看该作者
zigzag 发表于 2018-11-26 22:59
谢谢你给我普及了一个经济学问题,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很多问题不需要论证,比如组培技术的优 ...

玩家的利益受了损失不完全是组培带来的。而是他们选择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玩一个不恰当的东西。
有这个想法的人可以跟我们早期月季坑里的大婶们互相拥抱。
月季从来都没有组培,只是叶插速度比12卷快。所以掉价的速度也同理是12的N倍。

除非12圈都是有钱人参与,并都是狂热分子,能积极参与拍卖会,并且每场都all掉所有出品+保证所有owner做到不叶插不出苗。那价格就肯定在。问题有价无市不能回血那它值一亿也是没有意义。
一旦有人撕开口子,成功交易,那么这个植物就会降价,因为实在是太好繁育了。而有了需求就肯定会有人满足需求,想回本就会更进一步想赚钱。所以这几年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从中炒卖赚够的人也多。例如某知名大棚,我同学去他那边买的价格只是拍卖会的十分之一。我最早盯12卷也是她的朋友圈,哈哈。也有其他不知名的大棚或者多肉花店之类的,那就更便宜一些了。也就是说你所说的那部分玩家,其中大部分人不仅是时间上买早了,价格还被抢拍的气氛注过水。
老实说我现在还懊悔难当呢。我跟那位姐们幻想过炒卖12卷,没一千次也有一百次。每次都是快递不行,转运不行,会不会被抓,巴拉巴拉。
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127#
发表于 2018-11-27 06:00 | 只看该作者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1-26 20:21
南非、美国的植物学家,几十年前就只采种子不采植物了,且欧美本来就有不少组培,但是为什么没泛滥哦?你 ...

采集活体植物或种子不是植物学家的典型做法,一般是收藏家玩家。植物学家一般是采个别标本和拍照。
野采的稀有品种就应该设法让它们泛滥,这是保护**物种最好的办法,靠野采获取利益不太好。你知道科尔生石花每个C编号都是十颗以上挖回来的,好在科尔本人并不想靠这个赚大钱,尽量扩散的做法值得称赞。如果他限制组培我肯定不会站在他一边。
我自己也玩野采,从来不挖植株,只采种子,所以错过了很多植物,有时候花期看到,但种子成熟的时候没时间去,有时候是种子成熟的时候再去找不到了。
你可以看我今年的种子出售贴,我和普通玩家一样卖了一些普通生石花品种的种子,但也有一些我野采扩繁的北京原生植物品种,野百合和野杜鹃,我标价是0元
128#
发表于 2018-11-27 0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ackHeart 于 2018-11-27 06:14 编辑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11-26 20:17
南非在非洲的GDP排名第几哦?我觉得南非经济挺好的为什么要我们帮?

其次盗挖的人经常被抓啊,姓名, ...


我希望你曝光一下姓名和国籍,据说所知国外园艺目的的盗采比中国严重得多,不过因为南非的土地私人制,一般盗采是串通农场主的
129#
发表于 2018-11-27 06:16 | 只看该作者

杓兰是英国最稀有的花种,传说是由女神维纳斯遗失在林中的鞋子变成的。这种美丽的花朵曾经开遍英格兰北部地区,从20世纪开始逐渐绝迹,直到1917年被正式宣布物种灭绝。此后,有人在位于兰开夏郡的银谷高尔夫球场发现了最后一株杓兰,如今它已经在那里生长了100多年。


银谷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也被告知进入“最高警戒”状态,监视任何妄图靠近的可疑人物。

这株“女神之花”紫黄相间的花朵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每年都有无数英国人从全国各地朝圣般赶来领略它的美。当然,不少“收藏家”不惜挺而走险想将这份美丽据为己有。六年来,这株杓兰两次受到“侵犯”,罪犯携割下来的枝条花朵逃之夭夭,至今下落不明。

现在,这株稀有的杓兰受到全天24小时的警察守卫,任何伤害它的人都会被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它的生长地,银谷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也被告知进入“最高警戒”状态,监视任何妄图靠近的可疑人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0#
发表于 2018-11-27 0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ackHeart 于 2018-11-27 06:29 编辑

我见过6种野杓兰,其中最大一个野外杓兰群落


保护野外种群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培,应该让野采的人无利可图,而不是保护他们的利益
当然,园艺种组培和原生种组培性质不完全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7-8 20:05 , Processed in 0.048918 second(s), 7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