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78|回复: 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文完结}一个新手对培土的看法(3)真正的大佬+杂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3 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uej 于 2020-4-15 01:39 编辑

第一篇http://www.xianzhenyua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8520&extra=&page=1
第二篇http://www.xianzhenyua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8632
前言:
这是这个系列最后一篇了,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这类长篇大论码字的文章,因为实在是精力有限,另外楼主自己确实才疏学浅能力不足。整个三部分的文章各位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就是新人入坑三部曲,先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摸索培土和仙人球的生长习性,追求养活,然后在养活发根后开始接触到仙人球养殖的玄妙之处,发现自己距离养好的差距并解决问题,摆脱“新手”这一称号,最终在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返璞归真,大智若愚,用最为简单廉价的培土,最方便的管理达到最极致的状态,谓之“大仙”也。
身为一名新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永远保持谦虚,永远探索,永远学习。切忌拿着手头一点点理论,十几盆花实验一两年,就开始高谈阔论。另外谦虚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厚脸皮,养肉这么多年有问题请教大佬的时候有时是敷衍白眼,但大多数时候大佬都是倾囊相授,不收学费无偿教自己用尸体换来的经验,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当然面对大佬们的打击嘲讽也应该选择性的吸取营养。
我们在形成自己的独有的养殖风格前,也就是成为大仙以前,都不能停下广泛学习的道路。广泛实验不同的品种和植料,从草球到飞鸟,从赤玉泥炭到石灰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品种和养法。经过我观察大仙们其实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品种,全能王是很罕见的。切忌固步自封一条路走到黑,就算是自己走的是适合自己环境的正确的道路,也应该适当学习并接受其他的养殖风格,这句话对于日系玩家或是欧系或是食石者都适用。
仙人球的玄妙之处,就在于认知随着接触由简到繁,最后又返璞归真。一开始感觉仙人球就随便培土,多晒太阳就能活,然后发现越玩越发现仙人球对培土浇水和环境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理解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理论技术便化为了名为“手感”的存在,任何技术都能用“随缘”两字概括,也就实现了新手到大仙的华丽蜕变。“怎么就你问题这么多?”读完第二篇失败案例的同学肯定会这样问,正如上面认知从简到繁又从繁到简的过程,刚入门的同学觉得随便养都能养活,大佬们凭感觉乱抓培土,随缘浇水就达到极致状态,唯有卡在中间的新手感到心力交瘁,根据品种,环境和个人的好学程度理解能力,跨过这个阶段成为大仙的时间在一到十年不等。所以就是我第一篇说的,养得好三年就能叫大仙,养不好十年也只能叫新手。
愿各位多养,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
下文我觉得重要的部分用红字标出
自己的注解用绿字标出


---------------------------正文----------------------
什么是大佬?我个人认为只要在仙人球十余个大类里面把一两类养到极致,就能算大佬,就算其他品种养的稀烂也没关系。因为楼主比较博爱,手头一两百种仙人球,百把种块根番杏十二卷,导致精力分散现在都还不能完美驾驭一类,白养这么多年实在惭愧。
看第二篇的各种失败案例,各种云里雾里故作玄虚的理论想必各位都腻了,让我们把视线移开摸爬滚打的我,来看看真正的大佬吧。
接下来的各位大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在不同的品种和养殖手法上有所建树,实打实的养殖干货,而不是砸钱或是美图堆砌而成。我最近几天详细询问了各个大佬的养殖细节,很多大佬都被我问烦了,但是像我说的脸皮要厚才能学到东西。
做了各位大佬的访谈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因为环境的不同大佬们可谓各显神通,甚至能得出完全相反的养殖经验,很多大佬对于养殖的认知和我案例二里面自己的经验甚至都有相冲突之处,但是这不奇怪,这就是养球的独到之处。
下面的案例有的大佬占尽天时地利,环境优越,有的先天环境简陋,但是通过后天努力也能不输前者,可谓励志。之前一位花友这样说道:养植物这件事,很多年前我觉得我只能在山脚泥坑里打滚,于是轻易放弃的那座山头,原来我是有机会登顶的。

----------------------------------------欢迎来到大佬的世界----------------------------------------

1、深蓝;
深蓝大佬和我已经认识多年,我对他的环境和养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每个大佬背后都有心酸的历史,深蓝也不例外,且听我慢慢道来。
深蓝大佬位于上海,是一个苦逼阳台党,夏季基本没有直射,冬季有七八个小时的日照,但苦于老化的遮阳板透光率不佳。深蓝是我认识的元老级的还没退坑的为数不多的玩家,零几年就玩遍整个球科,从牡丹花龙到南北美刺球。经历过零几年原地龟三百块一颗,群生松露两百一群,好货云集的黄金时代,现在已经玩了十多二十年了,从曾经的吃遍南北到现在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环境的品种和养殖。
深蓝曾经是国内玩刺球的元老,20厘米的尼式平丸,直刺曲刺单头群生的各种大龙冠等现在很难见到的好东西,在那个年代路子是很野的,当然那个时候养殖技术有限,挂了不少东西。
深蓝和我深受对方养殖风格的影响,曾经他是普通的日系植料养殖,非常原始的以赤玉鹿沼为主的培土。在当年我的食石者狂热中也深受我感染,让我给他寄去了各种各样的石块和培土,还因为我的培土失误害死了他几千块的东西。我也学习他的日系培土养殖经验,慢慢转变极端的养殖策略。但是他特别喜欢原地食石的风格,便自14年之后一直精进坚持,而我因为环境而放弃食石者,转向日系。读过前两篇的同学应该明白。
深蓝现在的品种都主要局限于北美慢货,已经不见当年通吃南北大强刺的全盛光景,但是养殖水平越发精进,东西虽然精简,但都充满了自己的养殖风格,下面很多图片可能很多同学都见过。
深蓝的培土以我给他寄去的大石块作为支撑,日系植料加泥炭加压制性的石灰石风化岩石膏,可以说是汇集了食石者和日系养殖的精华,再以粗狂风格铺面,养定多年以后东西媲美原地,状态如牛。
银牡丹精巧拼盘,养定n年

深蓝因为其环境原因,选择了透水性高的土壤+大盆的养殖策略,春秋大水,夏天因为缺乏光照适度控水,冬天温度合适因为光照充足也不会断水太彻底,不论是品种,培土还是浇水都是中规中矩的中庸之道。
关于放弃自己心爱的刺球深蓝也很无奈,因为确实是环境不允许,造成了刺球的退化,现在已经度过了当年的疯狂买买买的狂热期,随缘收货,随缘养球(实际据说是因为没钱想出坑了哈哈),状态反而越发进步。

深蓝从新手到大仙花的转变的时间格外的长,之前也和我说过感觉一直没捅破窗户纸,加上自己环境的限制,养球十多年的深蓝不知现在是否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满意的标准。






仙人球分布纵横南北美,上下五千米,有着巨大的习性差异,每个仙人球玩家都是博爱的,渴望集齐所有品种,但是在环境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适当取舍才能有所建树。


2、豪阅
我很久以前就注意到孟豪,自从我看到他的白虹山童子美刺球等体现养功的品种新刺都非常漂亮,也就是我之前所谓的真正理解了,并且驾驭食石者的能养好的大佬。借着写帖子的这个机会,比较深入了解了他对于食石者的理解以及养殖手法,虽然知道我是日系养法,孟豪还是事无巨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搞得我最后向他要了一袋培土来做实验还没有收运费,实在是很不好意思。




我本来以为能达到这个水准至少要很长时间,毕竟能驾驭英冠等品种的人是极少数,但是他告诉我自己实践食石者刚刚两年,震惊之余怀疑他的球是不是刚上盆拍的照,但是后来看到了养殖对比图,加上在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他在环境上下的功夫以及对养殖理解的透彻,我当时好奇问他是不是有高人指点,回答说这些养殖手法就是认真研读食石者文献以及和食石者爱好者相互交流总结出来的心得,(交流,学习,实践,各取所长)让我这个入坑n年依然摸爬滚打的人感到望尘莫及,也比随便拿点石头混合追求养活的以及靠天吃饭的同学追求更高的高度。



刺球是检验养功的最高标准,这句话真的屡试不爽,看到这个翠平的两年对比我就可以断言孟豪是大佬,这个翠平在群里面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能不退化刺座就恢复而且保持每年一圈的生长速度是不容易达到的,但是了解了他的环境和养殖以后我大概能理解了。

这是他的养殖环境,可以说是非常优越,全光照,冬天轻微零下天气,晴天可以有十到三十度的大温差,春秋是生长旺季,冬季完全断水休眠,夏季遮阴少水半休眠。培土是清一色的纯无机质,从赤玉鹿沼到云母石灰岩麦饭石应有尽有,再使用大块石料做支撑。
关于施肥,孟豪表示自己不使用有机质,不额外加肥,理论上各式各样的植料能够提供充足微量元素,而且不存在养分流失的问题,这点基本符合我之前对于湿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的认知。
关于养殖风格,孟豪表示自己喜欢用食石者培土养出园艺的味道,而不喜欢把球虐太狠。就像那个翠平一样饱满圆润,养分充足,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素土大水的养殖策略。
孟豪成功的关键,个人认为是他对湿度养殖节奏的把握到位,建立在 对仙人球生长模式的理解和对自己环境优缺点的把握。他表示自己的环境湿度偏高,夏天会有几个月的高温,对仙人球尤其是高难度品种是比较危险的,因此他采取的是春秋生长夏冬休眠的策略。湿度方面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当我问到大颗粒养殖是否会出现干燥过快并造成根系受损的时候,回答说在高温的夏季也可以维持20天的根系活力(我感觉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决定性环境因素,一次浇水以后植物有充足的时间在潮湿透气的环境中分解土壤),而不是干湿很快的剧烈交替造成根系受损。
养殖节奏把握上,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经历冬季的完全断水以后大颗粒植料能否保护根系不干枯,孟豪的回答也很让我吃惊,在清明抬出去淋几次雨就恢复了,原因是平时根系已经得到了锻炼,再加上大盆+支撑石的保护不会导致根系的死亡,反思之前我使用大颗粒导致根系死亡的失败例子似乎可以看出差距,让我对土壤亲根性和护根性的理论有了新的认识。
养殖环境的打造上可以说是非常用心,对于鹿角等品种冬天会放在外面经历短暂低温,在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会遮阳加工业风扇使劲吹,甚至还有喷雾,尽量在炎热的夏天做到凉爽,通风,干土,高湿,如果出现连续降雨低温就大水让植株状态恢复,在环境上下的功夫可见一斑,靠自己实践观察就走出了仙人球夏天生长的常识误区。
关于盆土温度,这个其实是比较高级的理论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但是在他的养殖里面留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夏天环境温度过高,所以采用较大的盆,防止土温在太阳直射下过高,又可防止热量散发过快。
能在自己两年的实践中掌握老练的养殖手法,养出状态没话说的刺球,孟豪总结为:“所以养植物需要用心,他们不会说话,只有靠你认真感受”



几百盆球每盆都个性化管理细心照顾是极其困难的。植物的状态可以看到玩家的用心程度,不用心观察学习实践是养不好球的

3、醉卧清风怀
这位大佬是最近给我最大内心震动的一位,是“在最烂的环境养出最炫的球”的典范,之前看过他的龙爪,皮色完美,能看出是自己养出的蜡质而不是那种买来当标本放着半年不浇水的蜡质,第一反应就是他那里肯定阳光明媚气候干燥。



随后老哥给我发了他实拍的养殖环境,颠覆了我的认知

关键词:南京,阳台,全年露养
什么概念:梅雨季节就淋着,大夏天就晒着,冬天就冻着,除了雨水太多时搬进来避避雨以外完全靠天吃饭,而大佬表示他的龙爪照这样一些养了四五年了,完全没有退化,只有极个别的伤亡。这样的养殖环境相信对于大部分龙爪爱好者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让我怀疑对于仙人球而言环境究竟是否重要,毕竟黑王在我这里优越环境精心养护都完全达不到那种状态,启发我们对龙爪球的新的理解。老哥正是凭着这样的环境,养出了能进入国内龙爪养殖为数不多的第一梯队的品相。
露养第四年,2018年3月


2020,玩龙爪的朋友肯定知道厚蜡的龙爪在恢复时想要蜡质不脱落是极其困难的,球体因为体积水肥变化极易掉蜡,而老哥似乎做到了完美保持

最好奇的问题当然就是培土,以老哥的养殖手法似乎也只能在培土上下功夫了,答案是泥炭3桐生砂3日向3轻石1,基本不使用赤玉,这个培土可以说是相当特别的,极其轻软,疏水性极好。在上盆时选高盆,盆的下三分之一都会使用大的石块,然后铺上一层泥炭,一层颗粒肥,最后才是上面的培土,也就是真正和根系接触的部分。这种上盆手法我也是前所未见,下面的大石块相当于把土壤悬空,下大雨的时候可以做到一边下雨一边排水,完全不存水。

关于生长速度“黑王长的不慢的,培土不能太素,我感觉比碧岩还快”“我施肥比较猛的,有时候会用缓释肥铺面”
关于修根换盆“我的根系基本就是一坨直接放进大盆,不修根”
关于掉蜡“听说缺乏微量元素会掉蜡,前年开始补点微量元素,买的优倍补,原地的感觉没用,园艺的上蜡快一点”,我感觉这是干货,但是这个理论第一次听说,个人没有实践过,不排除心理因素。
露养四年,和两年前对比翻了一大圈,大概两圈刺座


不仅仅是龙爪,老哥还养了不少高难度的南美球,如逆豹,彗星等高难度品种(自愧不如啊我都没信心养,听说很容易挂和徒长)使用和龙爪同样的培土,生长旺盛新刺也没有退化







仙人球的玄妙之处就在于看大佬养的简单,自己却很难模仿,就龙爪来说因为其原地环境极其恶劣,长期以来养龙爪的认识都是要强光干燥,少浇水,每天往球体上喷雾等等,恨不得人工给他模拟一个原地环境。强光少水能养好龙爪吗?当然能,地中海气候的意大利的各位大佬就是这样,那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清风老哥养的就要逊色吗?我觉得未必,虽然蜡质稍弱,但是生长速度完胜,更不用说比我在日照充足冷凉超强紫外线的高原地区好多少倍了(我的龙爪有多烂各位可以移步第二个帖子)。
我认为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弱化,或者可以理解为环境已经无论好与坏,都融入了日常的养殖手法中,为自己的养殖服务,就算是看似负面的高湿,淋雨,暴晒,在正确的方法下似乎也促进了蜡质的发育。虽然大佬也会抱怨自己环境太差,想要更好的环境,但如果让清风老哥拿着他的养殖方案来我这里实验,效果估计会惨不忍睹。
养好仙人球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我们常说不管什么方法都能养好球,这句话是针对花友们各种各样的环境而言的,也适用于一些同学优越的环境。但是具体到一个人的环境,尤其是环境不优越的情况下,正确的养法就趋近于唯一,这是我在上一篇帖子提出的观点。相信清风老哥已经接近这个唯一解了,根据我这几年的养殖经验我感觉想在他的环境养好龙爪,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相信老哥以前刚开始养的时候肯定是中规中矩使用普通颗粒配比,随后发现状态不满意,就实验各种各样的培土,包括全颗粒的,有赤玉的,大比例泥炭的,试验过遮雨,喷雾,人为制造大温差,最终所有的龙爪都统一为同样的培土同样的养殖策略,是几年来实践和试错的结果,即实现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进化。
毕竟,谁一开始就知道龙爪丢外面淋雨垫着大石头随便抓点轻质颗粒就能养好呢?
后记:
其实本来有五位大佬的案例,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准备,每个的条件和养殖方法都天差地别。但是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大家去按着大佬的环境和养殖对号入座,东施效颦,以至于之前三位大佬的案例我都担心有介绍过细,唆使新人照搬之嫌,所以剩下两个大佬的案例有机会再零碎介绍。写整个三部曲我本是带有这样的一个前提的,在之前的文章开头都有强调,这里再最后叮嘱一句:这三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已经比较深入了解了仙人球生长习性和养殖,在从新手变为大仙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朋友。如果刚刚接触仙人球,可能就无法意识到在养球领域永远只有结合自己条件学习借鉴,而没有省力照搬一说,看到这篇文章后期望能够复制别人的成功案例,那读这篇文章就有害无益了。
这个系列的初衷主要是楼主发现,在介绍仙人球养殖方面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多是围绕仙人球的基本需求展开的,也就是介绍如何养活一颗球,那如何养好呢?大部分文章多以结合环境,多养几颗,多养几年一笔带过,似乎随着养殖数量和年龄的增加成为大仙是一种必然。
但是楼主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养活到养好不仅仅是时间数量或是环境问题,养活到养好的巨大差距之间有着太多的变数和学问,其复杂程度是超出我的想象的,谨借着这个帖子和大家分享一二。
从新手到大仙的过程中,很多人因为抱怨养殖环境差劲,养殖思路单一而徘徊不前,这也就是我写第三部分大佬访谈的初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感受仙人球养殖中的无限方案可能性,看大佬们如何脑洞大开各显神通。同样的球,如何利用环境优势,如何规避甚至利用条件不足,如何使用不同的植料都会达到不同的养殖审美和效果,而最终这些不同的效果都是一流的。其次才是让大家学习大佬们实际养殖中的可取之处。
养球永远没有捷径,更没有随便就能养好一说。想养好球不管走哪一条路都是一样的困难。相信孟豪在石料配比选择结构上下的功夫,清风老哥在如何规避环境缺陷上下的功夫,都远超我在肥料泥炭上下的功夫,也就是造成差距的来源:用心程度。曾经我希望大佬能教我一个通吃躺赢的养殖方案,现在想来很幸运,大佬没有教我,只教了基本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不然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新手这一称号。
仙人球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所有的技术都在球体身上得以体现,一颗老球忠实地记录着主人养功的改变,每一次烂根造成的退化,晒伤,虫害随着时间不断堆积,仙人球没有番杏蜕皮那样重启的机会,也不能像十二卷一样砍头改过自新。养球多年一个疑惑随接触程度逐渐加深:仙人球在原地到底是如何生存的?在全年无雨的阿塔卡玛,最高温60度的亚利桑那,石英形成的沙地,四千米的高原,怎么是我们小阳台上一个花盆能够比拟的?
但是大佬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能比拟,甚至能超越,只要用心学习观察思考实践。
愿各位在度过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后,胡乱修根,随缘培土,想起来浇一浇水,就能养好一颗仙人球,笑着说:养球真简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花币 +10 收起 理由
料峭春风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9:56 | 只看该作者
编辑ing
3#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9:56 | 只看该作者
占楼
4#
发表于 2020-4-13 20:0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美图
5#
发表于 2020-4-13 20: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6#
发表于 2020-4-13 20: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分享的经验
7#
发表于 2020-4-13 20:08 | 只看该作者
一眼过去好多老孟的图。。。。你有没有征得他同意????
8#
发表于 2020-4-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
9#
发表于 2020-4-13 20:1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高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20:37 | 只看该作者
civilize 发表于 2020-4-13 20:08
一眼过去好多老孟的图。。。。你有没有征得他同意????

搞不明白,这是大佬访谈难道我还要盗图?难道还要搞个聊天截屏?不仅征得了同意,粤豪还分享了很多种植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4-24 22:33 , Processed in 0.043824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