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Qra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螨老大难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0-10-30 14:51 | 只看该作者
再复制一遍以前的回帖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是生物学专业的,大学时候同学们都是黑手指(毕竟不是园林园艺专业)。工作后开始在单位种花,直到营建了单位的屋顶花园,不过后来我掉番杏坑,种的屁股肉锥主要还是在家里。种花过程,特别是我主要自己育苗,基本都是从种子开始,所以各种虫害病害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相比起来我的番杏真是无病无灾,因为我是全室内种植,而且都是种子带大,没买过一个苗,所以我到现在没有见过甲螨本螨,只是我的一些花友问问题时,给我看过不少照片。


首先要明确,目前就看到的照片,尚不足以定种(螨类定种要数胸毛腿毛,就不必了),可以定到蛛形纲蜱螨亚纲甲螨目,所以,它不是昆虫,不是昆虫,不是昆虫(重要的话说三遍)。之所以强调这个是和选择农药有关,农业上杀虫剂和杀螨剂是分的很清楚的。


目前已知的资料,都显示甲螨目以食腐为主,吃土壤腐殖质和真菌,少数会捕食土壤其他食腐的线虫之类,对土壤有机物的转化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自然界,甲螨是有很大生态价值的,在贫瘠的番杏原生环境,它还可能在吃花粉时候传播花粉,承担起传粉动物的角色。所以,任何病虫害专业书籍都没有把甲螨收入害虫一类,这和叶螨类(红蜘蛛等等)有本质区别。


但是大部分番杏爱好者的种植环境都是受限环境,一旦一种节肢动物繁殖起来没地方扩散,另外就是大家手头的苗量和价格,肯定是不能接受自然淘汰调节种群数量这个结果的。所以说,该杀还是要杀。


鉴于我从种子带大的苗没有发生过甲螨的迹象,可以说甲螨的卵不会附在种子上传播,附在空气扬尘里传播的几率也很低,这点和弹尾目的跳虫不同(跳虫卵是可以附在灰尘上传播的)。所以,如果种植环境和自然界的土壤没什么交集,那最大可能性,甲螨是跟着买的苗进门的(别的花草也常发生这种情况,现在苗圃二斑叶螨很难控制,在出苗时候会集中打杀螨剂,但是卵会附在叶片上,家庭种植一段时间后爆发),所以新到手的苗要检查一下,如没有肉眼可见的异状,泡一下有杀卵功能的杀螨剂和杀菌剂,晾干后种。能杀卵的杀螨剂举个例子来说,螺螨酯。新到苗上盆后最好隔离几天,一般叶螨类卵孵化只要2-3天,甲螨应该也差不多时间,隔离观察一下。因为甲螨以食腐和真菌为主,日常做好杀真菌工作,控制好盆内介质的湿度就很重要,另外盆内有太多植物体腐烂干枯的部分的时候,还是要适当清除掉一些,不要都留着。有死亡半死植株不要舍不得清。
有肉眼可见的若螨成螨的,就不要犹豫,用杀螨剂了,要干就干彻底,因为螨类迭代非常快,所以也很容易出现耐药性,杀不干净的情况下很快会让用过的杀螨剂失效。一般农业上会选择2种杀螨剂交替使用的方法。翻老帖子,看到大家提小白药,小白药一代是有机磷类,二代记得是烟碱类,都没有明确的杀螨效果。有提到吡虫啉的,这也是烟碱类,没有明确杀螨效果。护花神虽然是个三无产品,从来没有公示成分,但据业内说,其中杀虫成分就是吡虫啉,杀螨和抗菌的是阿维菌素,这个是有一定效果的,虽然在很多地区螨类对阿维的耐药性已经很高了(没办法,用得太早太广泛了)。如果要求有机认证的农药,我自己常用的苦参碱和印楝素当中,苦参碱对螨类无效,印楝素实践下有一定杀螨效果。我现在手头备的杀螨剂是哒螨灵、螺螨酯(有杀卵作用)和印楝素。


这里还要提一下甲螨的特殊结构,就是那个甲壳,目前没什么明确资料,从放大照片来看,可能和鞘翅目甲虫的几丁质甲壳差不多成分。这个甲壳会很大影响药剂渗入体内的能力,所以有可能造成杀不掉、杀不干净,这也不像蚧类的蜡质分泌物,可以用乳油和展着剂破坏。昨晚查资料时候,突然想起以前我杀金龟子和天牛用的拟菊酯微囊制剂了,就查了一下,果然有一种毒死蜱微囊制剂,不过本身这个制剂还在研究开发中,对甲螨的效果也没有资料,只是一个思路,给有大棚的杏友参考下。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14:51 | 只看该作者
n839gtm 发表于 2020-10-30 14:19
除螨剂真的有用?
阿维菌素用过了,不行的

我查了查,好像说没用的人也很多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15:23 | 只看该作者
北重楼 发表于 2020-10-30 14:51
再复制一遍以前的回帖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是生物学专业的,大学时候同学们都是黑手指(毕竟不是园林园 ...

对,我也是仔仔细细看了。之前你推荐的印楝素现在还有剩,打算去买一个配合用的,因为之前用过一次不是特别管用,配合哒螨灵不知道合适吗,同时使用还是分开用?
34#
发表于 2020-10-30 17:14 | 只看该作者
Qras 发表于 2020-10-29 21:00
来5个以内我能接受,这呼啦啦啦啦啦跟小学生放学冲出校门一样的阵仗太吓人了

你太可爱了,笑死这个形容
35#
发表于 2020-10-30 17:43 | 只看该作者
北重楼 发表于 2020-10-30 14:51
再复制一遍以前的回帖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是生物学专业的,大学时候同学们都是黑手指(毕竟不是园林园 ...

科普帖很及时呢,刚入了一盆花,已经种下去了  看来第一波用个药很必要,虽然没看到任何虫子
36#
发表于 2020-10-30 20:47 | 只看该作者
Qras 发表于 2020-10-30 15:23
对,我也是仔仔细细看了。之前你推荐的印楝素现在还有剩,打算去买一个配合用的,因为之前用过一次不是特 ...

你整个螺螨酯好了,可杀卵。我觉得甲螨麻烦点还在于它那甲壳,就跟昆虫里头,鞘翅目成虫难对付一个原理
37#
发表于 2020-10-30 21:04 | 只看该作者
Qras 发表于 2020-10-30 14:51
我查了查,好像说没用的人也很多

阿维系列的耐药性可以说是个全球区域性问题,有的地方农业上大量使用导致周边螨类都有了耐药性。这里牵涉到一个原则问题就是,没有哪种农药可以说把目标物种个体全部消灭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农药研发追求的是有效降低虫口数量,剩下的交给自然规律,那些追求绝户的方法多半因为各种严重的副作用被淘汰了。所以农业害虫都会记录一年发生几代,什么时间发生,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药物才能效果最大化,那些一年多代的害虫就属于比较难对付的了。螨类迭代比昆虫快多了,很多叶螨2-3天卵就孵化了,一周内可以迭代,只要漏点个体或者卵,几天不看就多了。另外,甲螨主要食腐,不属于农业害虫,所以不可能找到一种农药的登记用途是防治甲螨,这不等于说市面上的杀螨剂没用,而是说不管有没有用,反正农药生产商是不必负责的。我们这算特种养殖,只能自己在已知杀螨剂里慢慢摸索,参考别的植物种植经验。另外,治螨,药物的效果和用药手段用药意识可以说的秋色平分,药物效果再好,手段意识不到位还是不行。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21:11 | 只看该作者
北重楼 发表于 2020-10-30 21:04
阿维系列的耐药性可以说是个全球区域性问题,有的地方农业上大量使用导致周边螨类都有了耐药性。这里牵涉 ...

我的天哪,从来没想过原来防治还有这么多经验门到,好多问题都从来没有想过没有注意过,而且现在很讨厌的是,他们全都聚集在种荚底下,就是屁股缝儿那边,赶赶不出来,用药不知道是涂在植株上还是放土里,我看他们都不下地的,一天天的愁死我了
39#
发表于 2020-10-30 21:21 | 只看该作者
Qras 发表于 2020-10-30 21:11
我的天哪,从来没想过原来防治还有这么多经验门到,好多问题都从来没有想过没有注意过,而且现在很讨厌的 ...

这种情况如果是我,我会试试在缝里怼一点园艺硫磺粉,看看能不能轰出来,或者你有没有可湿性粉剂的杀菌剂,比如甲基托布津,或者代森锌(蓝粉)之类,这俩一个有硫臭一个有锌臭,怼在缝缝里,看能不能给熏出来,起码也能防真菌感染,有时候就是真菌吸引了甲螨去吃,而不是屁股本体,但是吃着吃着吃过界了导致细菌感染,就挂了。
40#
发表于 2020-10-30 2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科普贴但我最恨杰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7-8 20:36 , Processed in 0.049514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