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养肉历程 养肉,无非吃一堑长一智,学费交多了,菜鸟也会变大神。 我从2013年末开始接触多肉,第一次进大棚,便被这些萌萌的植物吸引了,疯狂的采购一批。试想那时哪见过世面,大棚主才堪堪拥有几棵老桩的人,偶尔多肉展上见棵老桩动辄几百,所以买些小苗就是正常。什么虹之玉、蓝松、姬秋丽、姬胧月、星王子、黄丽等,现在普到没边儿的普货,那时小且贵,还要郑重其事,专门买的土和盆。 然后开始所有新手的养肉之旅,入坑,买土买盆(差生工具多),没长多大就开始撸叶子叶插(园艺大师),分盆,去大棚想方设法捡垃圾堆的叶子(卑微且坚强)。 嫌长得慢,不断买买买,手勤浇水,挂挂挂,怀疑盆怀疑土,买颗粒土、多菌灵、覆面土、几合一多肉土等(花钱如流水,多肉就是不美),多种肉组合一起造景(鱼缸那个全s了,后来想想,不是淹s的就是憋s的),接着因水肥需求不同,长得乱七八糟(下图是一年半的变化),再挪盆换盆,弄得阳台天天到处是土,脏乱差,挨不少埋怨。
中间还经历买贵货(2016年左右吧),雪莲、婴儿手指、广寒宫(那时大名鼎鼎薄叶三仙,哎)、缀化系列等,后来发觉自己进入误区了,已经不是喜欢,单纯只想拥有,错,是占有,人家稀罕的我得拥有。附一张2016年看展的图片,上面还有价格,现在看看太夸张了。 就因为看了仙气飘飘的广寒宫,就花30买了一棵小苗,养了两年出白粉叶子时,热s了,说了都是泪。 终于心累了,放弃了,让肉肉们自生自灭吧,在即将忘记的时候,不经意间,它却在阳台上把你惊艳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浇水,不摘烂叶,不换盆,它反而长得这么好呢,要状态有状态。 可能就像有时候老在爱人耳边问你爱不爱我,在孩子面前问他考的怎么样同样道理吧,与其心累,不如放手。于是,我和肉肉一起慢下来,彼此陪伴,各自成长。 在接下来就是晋级期。经过几年的养护,基本摸清每种肉肉的喜好,偶尔浇浇水,让它慢慢成长,退叶、分枝、老桩,爱动弹,掰点叶子随手一扔留个备用或发起小苗送人(当你真的舍得把自己养的小苗送人,那说明你已经成熟了,哈哈),或者锯个酒瓶做花盆,捡个破盆打几个补丁,做个景观赏一下,随手一捯饬就是一盆像样的艺术品。不拘一物,信手拈来,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多肉园丁了。 经验的积累,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审美,也敢于尝试一下其他领域,于是开始研究生石花和十二卷。到这个阶段对植物的习性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只要科学的照顾,肉肉一般不容易s了。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专门记录过十二卷的养殖过程。那时的组培出瓶苗都是几十甚至过百一小棵,我也毫不犹豫尝试,谁让喜欢那种水汪汪透明的叶窗呢。 至于生石花,那时太贵,红大内、菊纹章、肉锥、安贞都是几十一个头的,更别说后来的灯泡、毛汉尼、小红嘴了,外界总是变着花样的惦记我们兜里的块了八毛。一气之下,自己播种。买种、买土、买培育箱,历经漫长的好些年,才留下十分之一的成果。就一个收获,知道怎么玩了。一个教训,费事费力养大的,普货了。
前几天买的生石花,十块八块一盆,很香。
甚至下面这一盆,原来都是可望不可及,什么拉登、凸点、方糖、水晶鞋……随便安排,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