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01|回复: 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不能正视组培的优点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5-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774121866 发表于 2018-5-11 10:58
你不该来指明的,这样又多人去买组培的,又要延长组培的掉价周期了

哈哈哈哈哈哈
2#
发表于 2018-5-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氏单品 发表于 2018-5-11 11:10
组培质量如果很硬,那无所谓啊,皆大欢喜,可是真的少见质量好的

很多很多,只是你没见或有时候有些人 视而不见罢了
3#
发表于 2018-5-1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lave111 发表于 2018-5-11 11:12
装睡的人不要叫他,他会对死你

我从小怼大的,专业互怼35年。。。
可以看我发过的贴跟回过的贴就知道。
4#
发表于 2018-5-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啊,我还真的是传统与现代扩繁方式都有进行呢。所以我觉得我看待的应该算客观。
5#
发表于 2018-5-1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5-11 13:49
这也是我想说的,该承担责任的不承担,该硬化的不硬化,最后全乱套,价格体系也乱套,大家拿着出瓶苗的批 ...

这就叫弊端大于利端?
几个苍蝇屎的事儿。。。。

而且再说了,不知道楼主是否是从事于多肉(或者具体说 十二卷)的生产或销售工作?
如果没有,就请收回你这句吧。
没有从事,也没数据,只是因为几个苍蝇屎的事儿就夸夸其谈什么行业崩溃,短近长远的来看弊端大于利端,这话凭啥说出口的??

我是怼话不怼人。所以希望楼主不要错误理解我的发言出发点。

我从事十二卷,景天的扩繁种植,销售五年来。(由于公司业务相关,我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的很多原生品种的进出口贸易不算,2007年自己入坑到2012年的消费阶段不算)单说这五年,我亲力亲为参与的传统扩繁方式与组培快速扩繁方式来说,再进一步过度到硬化与商品化养护管理与销售等等,五年内的所见所闻。亲身体会就是:
由于组培技术日趋成熟参与到更多的多浆类植物的园艺品种生产当中来,而真正的推动了市场整个经济活动的深远发展!种植量,销售量,产值等等连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园艺品种由于快速生产降低了流通成本加上网络抵消了很多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高昂利润成本,让越来越多的植物爱好者们可以花费较少代价买到更多品种,更多的人因为看到身边的这些人在养而对其产生兴趣,又成了更多的爱好消费者。。。。



真的不知道,楼主的弊端大于利端的结论从何而来?
6#
发表于 2018-5-1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5-11 14:24
没有误会,仅是讨论,也欢迎讨论。

你说的这个时间段,是价格炒作的最高的时间段,也是市场最繁荣的时 ...

谢谢你的理智。
组培于我而言,接触较早,因为我从2002年成了了一家生物技术与一家贸易类公司。从那时候起就较早的接触到了组培扩繁技术。不过那时候仅仅是与业务往来单位走动时候的那种接触,纯粹的一种“凑热闹,看光景”层面上的。
后面真正接触组培是2013年开始。到现在算下来,也五年了。
这五年看到的是组培技术从业人员的不断进步与技术上的日趋成熟。当然了。也看到了你说顾忌到的,也是论坛内大部分人所嗤之以鼻的那些 苍蝇屎,老鼠屎。。。那些毫无节操的图利的商贩们把组培“玩”坏了。
但是,请注意,其实可能你所关注的只是一个网络中较早因为十二卷爱好而聚集在一起这部分人群,我想说的是,这部分人群无论是人数还是消费总量,若放眼全国的话,在全国的十二卷家庭园艺市场份额中其实仅仅只是一个小部分。景天也是一样。所谓的“资深玩家”也好,“高端爱好”者们也罢,都仅仅只占了一小部分罢了。
在我们从业者的眼中,看的完全不是这个群体更不是这个平台。
或许,早先的那些个苍蝇屎,老鼠屎也仅仅只是这个小众圈子里面的老鼠屎苍蝇屎罢,离开这个群体,连个屎都不算

所以,请释怀。
7#
发表于 2018-5-1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天方舟 于 2018-5-11 14:55 编辑
豆豆zy 发表于 2018-5-11 14:17
组培还是买些不带锦的好,带锦退锦的太多了,我就退了一个,一共也就买了一个还退了

非快速扩繁(组培)方式生产的锦斑变异个体,在正常养护状态下,依然也有退锦可能。
因为传统生产种植方式周期久,简单说就是长得慢,所以很多退锦的自然也就不会充当锦斑变异的来卖喽。比如说:
下一批某锦的叶片,叶插,出芽后,有一定比例的锦斑个体,这部分在日后的继续养大过程中,也依然有可能长出全然不带锦的叶片(尤其是玉露类)。所以你能说,非组培的扩繁方式出来的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当然不是。
所以也不能够单单揪着组培的来说这事儿。

概率性问题,小数额时候完全靠运气的,大基数时候就 都不是问题了。
8#
发表于 2018-5-1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lave111 发表于 2018-5-11 14:45
我个人一直认为组培不仅没有影响非组销量而帮非组带进来一批新的消费群体,门楷低嘛,而且是大面积的普及 ...

没毛病!的确是组的介入,进一步带动了市场活跃度,去年一下子“全民普及”“全民皆十二”的热潮开始了。
其实本来放眼纵观整个多浆类植物的所谓“爱好者群体市场”在前年(2016年下半年)都开始呈现疲软急剧下滑的态势。
作为十二卷的传统从业经营者来说,打击很大,毕竟十二卷不比景天,低单价,低投入。。。十二卷是高成本投入的经营项目,结果前年遇到市场滑铁卢就一下子着急忙慌了。然而组培生产方式的全面介入十二卷市场,又导致苗与压成株价格的蒸发式降价。。。。能咋整,总不能自认自错吧,所以嘛,组培就成了最完美的唯一背锅侠了呗。 所以,再出于某些利益相关,就会竭尽所学的“黑”组。于是就酱紫了~~~
9#
发表于 2018-5-1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lave111 发表于 2018-5-11 15:07
都是散兵游勇嘛,用快繁增大基数,再用大基数进行园艺培育新品种,再用快繁推广市场,没人一口气这么做完 ...

10#
发表于 2018-5-1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Sven 发表于 2018-5-11 15:28
问题是,你所说的全民普及和全民皆十二,为十二卷玩家群体带来了什么呢?

现在的新生力量,品种一问三 ...

一句话回答你的问题:
谁都是从小白玩家过渡来的。
回答完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6-15 13:47 , Processed in 0.048720 second(s), 9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