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143|回复: 3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五再次更新)王氏仙人掌问答2011,兼发帖前必读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4 2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州小王 于 2011-2-7 14:36 编辑

最近随便搜了一下论坛的贴子,发现有些问题每个月都有人问,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精力,还不低碳啊,在此做这个问题集,希望新来的同学发贴之前先看看有没有答案,如果不认同我的答案再发不迟,不打算发贴的也可以看看,能提高就提高,不能提高就批评。
这些答案并非论坛的官方答案,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问题1、应该用紫砂盆还是塑料盆?对盆的材质的选择基本都纠结在这个问题上,瓷盆瓦盆铁盆木盆在论坛的仙友里用的都不多,主要就是紫砂和塑料了。
先要澄清的是,这两种材质都适合于仙肉的生长,共同的优点还有都比较耐用,当然必须是优质的个体,回收塑料和有裂缝的紫砂都用不久。
紫砂盆比较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观,造型比塑料盆丰富得多,另外能通过盆壁蒸发部分水分,这个特点说不上什么好坏,蒸发量过大会在盆壁形成无机盐的沉积,影响美观,另外据《仙人掌大全》上说,这种沉积会影响植物生长,另外会造成夜晚降温过快。其实这种微观的东西不用太在意,据我观察,在肉眼和人脑的计算范围内,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塑料盆比较适应现在的主流用土,仙友圈内的配土水平如今十分精进,而且都以保活为主,塑料盆所带来的低速蒸发正好弥补了基质大颗粒过多所造成的失水过快。
那到底如何选择呢?
如果是水质较好的地区,或者露天养殖(雨水的水质极好),养植量又不大,可以以紫砂为主。
如果是在阳台外伸出的花架,选择起来就比较麻烦,塑料盆+轻质基质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刮飞,紫砂盆由于自重过大又会给花架带来很大的承重压力,而且不慎掉下去很可能出人命,最好是有牢固的闷养设备+塑料盆。
窗台阳台由于地盘比较紧张,我还是推荐塑料盆,方塑料盆可以让你的收藏密度成倍增加。
大棚,想也别想,塑料。仙人掌的商业繁殖主要的成本来自于人工,在每天累得半死的情况下,再浪费体力实在不必要。据我观察自己在棚里一天的劳动强度,可以这么说:500斤的塑料800斤的胶,2吨半的紫砂砸断腰。另外,烧造一棚的紫砂要造成多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紫砂又有多少的回收价值?据我在花市当苦工的小10年观察,塑料盆的回收率要大于90%,使用塑料,利国利民。

问题2、仙人掌需要多深的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长着巨大肉质根的智利球属(ios极光球属)豹头,或者乌羽玉属的翠冠,也能在主根触及花盆底部的情况下继续快速生长,植物的智慧使我们根本不需纠结于这个问题。唯一的问题来自于盆中水分的蒸发速度,这个问题取决于您使用的基质,盆的材质,环境的温度光照以及通风量,甚至是花盆底部排水孔的直径和多少,恕我无法完美解答。

简而言之,在闷养的环境中:
无肥大肉质主根的品种可以移植于和球体等高的盆中,在这种高湿度环境里,球体能在根系较浅的情况下长的极快,甚至最终球体高度能大于盆土厚度的3-5倍。
翠冠,姬牡丹之类的根神,可以移植到比现有根系高50%的盆中,然后直到球体被根系从土中顶出或者塑料盆被挤变形再进行移植,那么有个问题,老不换盆,营养从哪里来?下个问题我们就讨论这个。
柱形品种的根系倾向于水平极度伸展,因此对盆口径的要求要远远大于深度,但是我们一般不推荐闷养柱形种类(以及容易拔高的部分球形品种),这些品种对自身高度极度渴望,往往会节省能量建立支撑系统,也就是说柱体和根系衔接的颈部越细越好,在闷养环境中因为无风,支撑系统会被植物认为极不必要。一旦将这种植物移栽到室外,就会因为脱水倒伏,或者被风刮断。


在室外环境中,以及低湿度的室内,所需要的深度会大一些,以防止过快的蒸发。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改善基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把基质分成2-3层,以后会讨论这个。
需要提到的是,室内的湿度不会像室外一样在夜晚迅速上升,这也是室内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单纯增加盆的深度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室内植物虽然也在生长,但总显得不够凶猛。我们对室内植物推荐闷养,至少在夜间套个袋子(有人说:你丫说反了吧?不是晚上要通风么,那我推荐您先全天套着,以后我们会慢慢解释)。
至于播种盆,因为播种在国内基本都是闷,所以也不要太深。一般统一铺设3cm左右的基质即可,不论品种。

问题3:要不要闷养,如何闷养?如果您没有露台和院子,我们推荐您闷养所有仙人掌科植物,当然能弄个棚子更好。有人说了,在原产地植物不都长在地里么。

是的,1、关键是您没有地,养在盆子里植物根系无法伸展,抗逆性要差很多。
2、养在窗台或者封闭的阳台里其实还是闷养,关键是您屋里的木地板和阳台的陶瓷砖太不给力,夜间不能蒸发足够的水分供植物生长。
3、我们的浇灌用水以及土壤溶液中含有不少无机盐,任何的蒸发过程都不能带走这些盐分,盐分的聚积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害的。

如果您闷养了:
1、        完美的水循环使空气湿度始终充足。
2、        闷养的植物几乎不需要浇灌,因此没有外来无机盐。
3、        稍高的温度扩展了植物生长期,一年至少多长俩月
4、        在需要电能不多的情况下,闷养的加温成本要低很多。

如果您决定闷养了,那么继续往下看
闷养的第一步当然是先闷起来,建大棚就不说了,比较现实点的是在阳台外做一个花架,这首先要和物业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建议买本商业谈判,如果不行就买本少林易筋经或者永春白鹤拳,另外鱼缸和整理箱也是可以考虑的,前提是要足够透明,将来阳光过强再遮荫很容易,阳光不足再补光就麻烦了。
闷养的原理就是要屏蔽外界干扰,让盆土,植物体内,以及棚(箱)内的水分形成内循环,一般都是半闷,留个蒸发途径,比如晚上通通风,等到水分足够少,再加点水进去。在这里我更推荐全闷,就是彻底密封了,如果您乐意甚至可以把缝隙用胶带粘结实。问题是不会闷死么?那我问您了,咋个叫闷死?实际上只要没有外力,又没有蒸熟或者冻成冰,仙人掌几乎是100%是被真菌搞死的,闷或者不闷,球都会被真菌搞死。或者吧,咱不讲理论,我还真闷了这么几箱,该死的死,不该死的照样没死,成活率与对照组的差别可以忽略。

全闷大法1:
播种开始,基质装盆,浸水,连盆带土微波之(酸奶盒就算了,尽量用高质量塑料盆,不然吃不住微波),晾着。种子高锰,滤出来,播。然后整盆喷或者浸淡高锰或者多菌灵(别用甲托,内吸的,不适合大范围灭真菌用)。最后迅速装进新的保鲜袋里,扎结实后,等着出苗长大,半年后再打开都行。也可以直接装进小棚或者缸里,前提是里面也消毒。


全闷大法2:半大球,浇足水,闷起来,留个通风口,几天之后观察到失水一半了,喷一遍多菌灵,然后密封。这个由于里面菌量还是比较大,刚开始别太放肆,一次闷个两周享受一下就行了,过一段重复一次。如果观察到里面的球长的凶猛,可以慢慢增加密闭时间,猛球啥也不怕的,越来越猛就越来越闷呗,呵呵。

进阶:
再进一步就增加箱内的底沙了,当然也不见得是沙,蛭石珍珠岩兰石赤玉都不错,球浇足水进箱,可以马上密封,这样盆内的水很快就会被底沙抽走一大半,形成了更复杂的空气-球体-盆土-底沙的平衡。


再进阶:底沙增加有机质,让根系从盆的排水孔伸出,扎进底沙里吸收营养,甚至可以预先加入底肥,等到根系扎进去,细菌已经把底肥的有机质分解的差不多了,形成大量植物可以吸收的无机盐,这样养的植物长势完全可以达到福建花农的养植水准,一年内从1厘米幼苗直奔拳头大。缺点是球体有点肥胖,刺座稀,不过闷养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拿出来收形,观赏即可。

最后要说一下要不要晚上打开通风,答案是不要
1、        晚上通风并不能杀死真菌,除非你长期打开暴晒
2、        水分都内循环了,就不用从外来空气里吸收了
3、        二氧化碳也内循环了,一部分来自于细菌吃有机物,一部分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当然,如果植物的长势让你觉得恐怖,那就晚上打开定定魂

连载中……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2 花币 +1 收起 理由
不毛之地 + 5
牛鼻子老道 + 1 版主好样的
向向 + 1 无理由葱白师父!!!!!!!!
岩鸣 + 5 绝对支持!
贰月 + 5 王爷儿出山了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1-2-4 2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从水生 于 2011-2-4 23:57 编辑

每天更新就没必要了,每周一次吧,大家有什么问的,都来问,小王斑斑会耐心解答的~
3#
发表于 2011-2-4 23:5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出12类的啊?
4#
发表于 2011-2-5 00:01 | 只看该作者
小王斑斑又开始更新啦~~
感谢感谢~~
5#
发表于 2011-2-5 00: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出12类的啊?
片儿川 发表于 2011-2-4 23:57



    可能要下辈子了~咱再走一遍奈何桥后~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00:02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出12类的啊?
片儿川 发表于 2011-2-4 23:57



    12的养植难度应该在育种上,国内能写的人不多,就别难为我了
7#
发表于 2011-2-5 00:09 | 只看该作者
首页必须的
8#
发表于 2011-2-5 00:20 | 只看该作者
等、看、著、作、
9#
发表于 2011-2-5 00:30 | 只看该作者
我游历仙珍圜好多年 去过那山 走过那水 左瞟瞟右瞄瞄 来到此帖跟前 给楼主回了一帖 种下了因果 只要楼主轻轻一点评分+我威望   便化去这因果...
10#
发表于 2011-2-5 00:31 |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9-4 14:13 , Processed in 0.048310 second(s), 10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