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的一组风铃玉美图得到了很多花友的喜爱,陆陆续续有很多花友来询问各种风铃玉的编号等问题,在外网查了些资料,稍微小结了一下,有错误请谅解。
风铃玉很长时间以来是和肉锥花属(Conophytum)并列的单独一个属,属名是Ophtalmophylum,最近植物分类学家将风铃玉划归到肉锥属之下,成为Conophytum大属中的一个类群,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风铃玉分类比较混乱的现状。 一般来说,风铃玉有着玻璃质感,颜色变化较多,一般以绿色、棕色和红色为主。生长在灌木下的石英砂砾或者有原始植被残留的隐蔽石头中。平时植株大多埋在地下。透明的窗位于地面以上,使光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我们现在所称的风铃玉主要包括十个种(species),分别是:C.friedrichiae, C. lydiae, C. praesectum, C. longum, C. devium, C. pubescens, C.verrucosum, C. limpidum, C. caroli, C. concordans, 下面依次进行介绍。
首先是风铃四大金刚,这四种风铃玉长相类似,难以分辨,并且可以互相杂交,因此除非是播种的编号种子,否则难以辨认。
1、Conophytum friedrichiae 在野外一般是单头的,但是盆栽也能形成群生,红色绿色都有。本种是风铃玉中第一个被发现的,也是最常见的一个种。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数风铃玉混合都为此种。
2、Conophytum lydiae
绿色为主,开粉红色花。单头为主,较难分头。同样是风铃玉中常见的一种。此外。有一个种Conophytum haramoepense, 与lydiae非常相似,因此在此分入一类。
3、Conophytum praesectum 大型风铃玉,据说是比较爱分头的,因此喜欢群生的花友推荐这一种。
4、Conophytum longum
Longum, lydiae, praesectum和friedrichiae广泛分布在南非北开普敦,要将这四个种区分开来是很棘手的。更不幸的是,它们很容易与种植区的其他种杂交,产生无法辨认的后代。
接下来是比较有个性的六种风铃:
5、Conophytum devium Devium是一个很有趣的种,常见的冰风铃、磨砂风铃和部分佛肚应该都属于devium,该种还有一个亚种,Conophytumdevium subs. Stiriferum
6、Conophytum pubescens 绿眼睛一般指的是该种风铃,有的体型较为纤细窈窕,窗大且透亮,也有奶瓶状的个体。
7、Conophytum verrucosum 棕色、大型、白花、顶部有蛋糕状凹凸纹路,所谓蛋糕风铃、草莓风铃是也
8、Conophytum limpidum 最光滑的一种绿风铃,侧面有斑纹,容易群生,好像也有人叫绿眼睛==
9、Conophytum caroli 磁铁风铃,肚子较大,左边的叶子是N极,右边的叶子是S极,嗯,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
10、Conophytum concordans Caroli和limpidum的组合,形状和颜色变化较多。
其实除了以上十种常见的风铃玉,应该还有若干小众的风铃,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咱们一般的多肉爱好者也没必要把自己培育成植物学家。下面翻译了一些风铃玉的养护小知识,以供参考。
风铃玉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植物之一,是许多多肉植物爱好者必须收藏的品种。它们在冷凉的秋冬季节生长,在高温的夏季则进入休眠期。
众所周知,风铃玉较难养护,因为它们很容易徒长和腐烂。但是如果你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条件,它们将以独特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秋天开花的数量来奖励你。
风铃玉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非常特殊,需要适当的养护才能让它们保持快乐。但是不要害怕,即使是最好的种植者也有离奇干枯或者在夜间悄悄离开的植物。
作为小型植物,你可以将风铃玉们种植在露台,阳光充足的窗台或温室的架子上。
土壤: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由于易发生根腐病,需要良好的排水。它可以在户外干燥的岩石裂缝中生长(需要防止冬季潮湿),也可以在岩石花园贫瘠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
移植:不建议每年移植。他们可以在一个盆子里呆上很多年。在大容器中生长的植物通常花相对较差。当这些植物有自己的小盆时,开花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施肥:在生长季节用专门为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含氮量低)配制的肥料喂养一次。它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如果水分和肥料供应过多,很容易出现徒长,而徒长的植物很容易受到霉菌感染。
浇水:风铃玉生长在干旱额沙漠地区,能够忍受长期干旱,需要小心浇水。夏季水分需求量很低(只需要偶尔喷雾),在每次浇水之前,要让土壤保持一段时间的干燥。给水过多会造成表皮破裂(留下难看的疤痕)。如果生长在容器中,建议通过浸盆浇水。确保通风良好。
光:炎热的夏季,风铃玉喜欢稍微荫凉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因为它生长在岩石间和其他植物的荫凉处)。
耐寒性:生长季,风铃玉喜欢非常明亮的环境,要求最低温度为5°C(但如果在干燥的土壤中,则可以经受轻微的霜冻,并在短期内耐寒至-7°C)。
繁殖:既可以在秋季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很少)通过分株繁。从一株成熟的母株上切下。每次切割必须包含一个或多个头部以及一部分根部,干燥几天,将其放在土壤上,并将茎端部分插入土壤中。尽量保持分株直立,使根部向下生长。风铃玉播种非常简单,属于很好播种的一类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