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郑州小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加活动!得野龟种子(截稿,评奖中)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6-26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碗莲 于 2009-6-26 10:01 编辑

虹之玉

  别名:耳坠草、玉米粒
  科属:景天科 景天属
  原产地: 墨西哥
生活习性
  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照,有较强的耐旱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形态特征
  其叶片肉质,呈长椭圆形,约1厘米长,互生。花黄色,星形。在秋冬季节或强光照下,叶片部分或全部转为鲜红色。叶尖处略呈透明状,此时叶片红绿相间,色泽鲜艳,如虹如玉,故又名虹之玉。
栽培方法
  喜温暖及昼夜温差明显的环境。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10℃至28℃之间均可良好生长。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增强,肉质叶片逐渐变为红色,因此栽培过程中人为降温可提高观赏价值。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耳坠草喜光,整个生长期应使之充分见光。但夏季曝晒会造成叶片日灼,可适当遮光或半日晒,中午应避免烈日直射。耳坠草生长缓慢,耐干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应见干浇水且浇透,而冬季室温较低时则要减少浇水量和次数。一般一个月施一次有机液肥。夏季注意保持通风良好。耳坠草生长较慢,一般栽培3年后株形开始散乱,因此应提前进行修剪。
繁殖方法
  通常采取扦插法,茎插、叶插均可。茎插可利用修剪下来的枝条,截成长5厘米的茎段,最好在阴凉处晾晒3天至5天,待切口处稍干后再插于苗床内。叶插繁殖是从茎上取下完整叶片(注意不要损伤叶片),放置3天后再扦插。此法繁殖系数大,适于大量繁殖,但成型较慢。
病害防治
   虹之玉病害较少,偶尔会发生叶斑病和茎腐病。叶斑病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且空气湿度较大引起的。可以使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改善通风状况是预防叶斑病的关键。茎腐病多是由于冬季环境过于潮湿引发的。应剪取植株上部健康茎段进行繁殖,同时避免冬季过多过频浇水,保持盆土稍微干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1:17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提示了,不准聊天,请非参赛的自己删帖
33#
发表于 2009-6-26 13:10 | 只看该作者
重在参与,希望越来越多人喜欢这品种,介绍的是:Sulcorebutia taratensis

1,学名起源:
先列一下面几种有渊源的学名:
Rebutia 子孙球属
Sulcorebutia 沟宝山属
Weingartia  轮冠属(花笠球属)
Cintia(惠毛)
R属首先是由Karl Schumann 于1895年提出,之后1951年 Curt Backeberg 提出 S属,他发现S属跟R属性有不同之处,s属一提出,就引来爆炸性的争论(当时还有Weingartia 轮冠属(花笠球属)),因为现在所称的R属和S属生长在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部, 如图可以看到他们原产地是多么的相近,
它们有相似的外表,相似的生长环境跟习性。都属高山型,干燥的条件能耐低温,而且现在这两属经过杂交已经产生很多杂交品种。Backeberg当时就给其他人称为声名狼籍分裂人士,当然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1951年之后相继有好多新的品种以S属命名的。 事实证明S属是可以独立出来的:2005年 http://www.amjbot.org/cgi/content/full/94/8/1321 经过基因分析S属,W属跟C属是不可分离的。S,W,C属是应该同一种类,因为他们有相似的形态学,分子学上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换句话说从此S属性就完全脱离R属了。

2,S属产地:
都原产于玻利维亚,如下图棕色部分显示的山脉地区。
它们生长在海拔1200-4000之间的高山,绝大部分是2000-3000米之间,冬天这里提供清新凉爽的气候,它们也是这个时候休眠,这是它们来年春天开花的必要条件。

  

3,这里介绍说是5大类的一类(Sulcorebutia taratensis就在其中)
http://www.cactus-art.biz/schede/SULCOREBUTIA/Sulcorebutia_tiraquensis/Sulcorebutia_tiraquensis_v_aguilarii/Sulcorebutia_tiraquensis_v_aguilarii_HS220.htm
Group 2: Cerro Tunari-south and east of
Cochabamba-Izata to Anzaldo, 3,400-3,900 m
(11,200-12,800')
Sulcorebutia verticillacantha
S. tunariensis
S. taratensis & var. minima
S. mizquensis
S. pojoniensis Rausch n.n.

Cochabamba科恰班巴 [玻利维亚西部] Izata 跟Anzaldo 地界里和附近地区内有不少旅游景点。海拔3400-3900米
形态大概如下:
小型成群从生,有长主根(如图),每头直径很少大于2.5CM。
刺短,梳状 ;表皮绿色,灰绿色或黑色 ;小花,长宽通常在3CM内,很少出现大于3CM,也最多4.5CM大,一般是洋红色,也有出现二重色:橙跟红色相间;生长在空旷的岩石斜坡上,喜干燥,3400-3900米的海拔。

4,Cochabamba科恰班巴 -玻利维亚 气候
http://www.boliviahostels.com/weather/

有句俗话'Las golondrinas nunca migran de Cochabamba' “燕子从来都没离开过科恰班巴”恰好描述了科恰班巴拥有世界上很舒适的气候,温暖,干燥,白天晴,晚上凉。而每年最凉爽的季节就是冬天6月-8月,晴空万里,气温舒适

气温 (°C)


降雨量 (Mm)


卫星地图:



原产地样貌:













资料总结,不多,中文甚少,只能够参考国外爱好者养法翻译过来:
生长期: 冬天休眠,4月末或5月开始苏醒。开花期4月至6月
光照:冬天全日照,能耐高温,温暖季节建议放置通风,夏天太阳适当遮阴。
温度:最理想的生长温度是18-20度之间,原生地冬天会降至零度,但是最好还是维持在5度以上
浇水:4月至夏末适当浇水,10月起开始断水
养殖土壤:
50%培养土,用于发芽和扦插的那种
50%砂砾:1/3黏土,1/3火山石,1/3碎石英石

移植:
年轻的植株可以一年移植一次(为了快速生长),老年植株(成群有9CM那么大的)每两年移植一次。
移植时要注意别弄伤直根,万一弄伤了也得放置干燥的地方至少一个星期,待伤口干燥愈合之后才可以入土,否则很容易烂掉整棵植株。移植可以春天或者夏天进行,但是1月-5月移植最好,因为这时候天气凉爽
但是应该避免早春移植,这个时候S属长了很多嫩芽,如果这个时候移植会伤到植株的嫩芽。

繁殖:
繁殖容易,扦插就可以,种子也容易发芽,但是种子寿命比较短。

ps: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PS:下面才是自己养的
这东西去年11月到手,7美金100粒,11月低温度介于13-26度之间,发芽慢,发芽率估计只有40%,播了后4个月(期间土差微干了就浸盆,苗还是很喜欢湿的,放西窗玻璃下的散射光)



一时冲动,冒险嫁接,那时候没经验,整棵苗用来嫁接,应该切头才是,结果失败告终


这次砍头了:


嫁接在仙人掌上面,这时候是2009,5月6号的情况



半个月之后砍头的长芽,有些苗给老鼠吃了~~~


2009,6月10号,整整过了一个月,才见长,嫁接的愈合期非一般的长...中间两棵已经萎缩

6月24号


现在与刚发芽时布局不一样了,嫁接用掉,老鼠吃掉,还冒几个新的


6月23号再接

6月28号,活了一棵,还好,是切头过来的



现在发现有趣的事情:实生刺座清楚,嫁接几乎没刺了.



新的课题又来了,以后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4#
发表于 2009-6-26 13:46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什么好介绍的,这个活动真好。让我看到了很多不同品种的球类。真好。我也想要一份种子,可是每次都没赶上。支持这个活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郑州小王 -4 占位不发帖

查看全部评分

35#
发表于 2009-6-27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粘粘虫 于 2009-6-27 16:42 编辑


黑王子,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是栽培变种。莲座状株形和一般石莲花相同。匙形叶较厚,生长旺盛时,—株上叶超过100枚,株幅达20厘米以上。叶黑紫色,在光线不足时生长点附近叶呈暗绿色。
  本品种端正完美的莲座叶盘和特殊的叶色使它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十分引人注目。栽培繁殖简便。是家庭盆栽佳品。
  习性强健,虽然夏天有短暂的休眠期,但只要稍加遮荫、通风节水也不难度夏。早春和秋天是生长旺盛期,可追施液肥。盆土不宜过分干燥,否则老叶枯萎。栽植可用一般园土。繁殖可切顶催生蘖芽,也可叶插繁殖,成功率比一般石莲花高得多。
  在多肉植物中,叶片为黑紫色的较少见,景天科的黑法师与黑王子就是其中的两种。它们的叶片都呈莲花座状排列,颜色同为神秘而高贵的黑紫色,在各种植物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本人种植心得:黑王子属于比较好养的多肉,盆土要求较低稍微透气或普通园土都可以,需要晒大太阳,越晒叶片越红,缺阳则叶片变绿.需水不多,一般盆土干透时浇一次,不干绝不浇.夏季忌连续淋雨,易烂株.繁殖可用叶片平铺于盆土表面,隔一段时间就会长出嫩嫩的红根,小苗长出来也很快!过冬需注意保温,南京的冬天俺是放在塑料简易棚内过冬的.通风差易生介壳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6#
发表于 2009-6-28 11:12 | 只看该作者
我要介绍的植物是saboae,一种仙人掌科乳突属的仙人掌,因为它的各个亚种区别不大,就当作我的一位朋友的不同打扮来介绍了。(引用了一些原产地的图片,出处就打在图片上了,让大家更了解它们需要这些信息,敬请见恕,我自己的原创就印上自己的名字)

---------------------------------开门见山的起头线----------------------------------------

    第一眼看到它就无可救药爱上了它,所谓一见如故,仿佛他乡所遇故知,它的名字叫saboae,音译为“沙堡疣”,一个显得洋气悠然的名字,好像中世纪的古堡,总是从容不迫看着脚下的花开花落,时过境迁;同时也表现了仙人掌科乳突属植物具有的井然有序的“疣”的特点。

(第一次请来家中的朋友saboae,含蓄的小家伙)

(稍稍长大,有一点清狂)

    于是当年节衣缩食请来了这几位朋友,远看粗犷清爽,近看细腻精巧,细看鬼斧神工,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现在我要带着更多的朋友走近、走进它们的世界,英勇豪迈的南美大陆:

    假设我们在汽车上奔驰,扑入视野的,是黄白色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地,未开垦的处女土;白是山石,不曾有人类攀登的峰顶,黄白色主宰着世界,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荒野精灵,转的图,上面做了注明)

    此时此刻猛得有那样一点儿绿色交织着红色映入眼帘,带来生命的迹象,恐怕这恹恹欲睡之情也会烟消云散了。那是小小的沙堡疣举着红花略微有些腼腆地欢迎人们的到来,来到这篇荒蛮的大陆:

    沙堡疣(saboae)是仙人掌科(Cactaceae)、乳突属(Mammillaria)植物,在原产地墨西哥(Mexico)是一种拥有地下块状根的植物,生长在含有砂石和腐植质的火山岩之间。在原产地(它们的家乡),这种植物在旱季脱水大幅度地收缩,有时整个躲藏在砂石下,但他们的花朵可以突破砂石的阻拦而绽放。

(捉迷藏的saboae,已注明出处)

(破土而出,因为它相信,在最终冲破的土层之上,一定有照耀一切的曙光,已注明出处)

目前发现有四个亚种,各亚种形态相类似,它们分别是:

•        亚种 'saboae' 群生,每个刺座拥有17到25根呈放射状的刺。花朵直径在4到5厘米。
•        亚种 'goldii' 仅仅单生,每个刺座拥有34到45放射状的刺。花朵直径在4到5厘米。
•        亚种 'haudeana' 相比之前两者拥有较大的体型,高达4厘米(原文是这样的,不要拿徒长白白长高的植物来参考),群生。 每个刺座拥有18到27放射状的刺。花朵直径在5到6厘米。
•        亚种 'roczekii'拥有更大的茎杆(理解为沙堡疣中的巨人),通常单生,极少见群生。 拥有巨大的花朵和黄色的雄蕊。

    基本形态:柱形的茎干拥有广布的深绿色疣状圆锥形突起,通常直径在5毫米,长度7到9毫米,整体质感柔软,不扎手。刺座上有数量因亚种而不等的白色半透明小刺,有时呈弯曲状,刺座亦没有中刺(就是很多强刺球中间那种带钩子刺)。漏斗状花直径4到6厘米,花色从淡紫色到桃红色。花期通常在五月,但种植者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害羞的植物而时常藏起花朵,至少对于实生或自根的植物有这样的传统。棕色的果实长度在4到5毫米,果实整体被包裹在植物体内,成熟后经过几年才离开茎干。(舍不得孩子啊)

(深藏于心的果实,已注明出处)

(参考http://www.cactus-art.biz/)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终于来到沙堡疣的培育论坛,结合前人经验和亲身实践来描述:
培育:沙堡疣在培养过程中会逐渐群生。它拥有健壮的块茎状根系(萝卜根啊),容易受水涝影响进而感染受害,并发生腐烂。因此,它需要一个深度适中(7厘米以上)的盆器来安家,使用矿物质含量丰富亦排水能力强不积水的介质来栽培。冬季气温较低时候需要断水保持植物干燥;而在夏季遮阳,可以多施钾肥。春秋两季可以全天接受直射光,让它和阳光做游戏。如果能够给予恰当的照顾,它将以旺盛明丽的粉色花朵回报辛勤培育它的朋友。

    繁殖:通过籽播或分株繁殖(同时也包括流行一时的“砍头繁殖”,手起刀落,要快)。种子可以在春夏两季播撒,在幼苗长出健壮的根系前不应考虑移栽,知道它们可以独当一面时候移栽到小盆中。在群生植物的选择侧芽进行分株,切下的芽至少要有1/3母本的尺寸(就是按照沙堡疣本身的高度取三分之一,砍下的小芽至少要有1.2厘米长。),然后分开栽培。

(参考http://www.cactus-art.biz/)

    实际个人养育下来是一种非常坚强拥有自信的植物,可以安然度过上海高温高湿的夏季,中国的夏季风天气亦如此。只要给予一个休眠季(我是用冬季,本来气温就低)拿着最低的生活费生活在贫瘠的土壤中,就可以开花,即使是很小的单生植物也可以开花,急着寻找恋人呢,不知道它们是不是真心相爱的。生命力旺盛,是适合扦插的仙人掌,几乎是晾干后今天种下明天就冒出白花花的根了(除了消毒没有做过进一步处理),所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广泛培植(嫁接了,长大了,砍下来,再嫁接),已经从深居简出面向大众,送礼体面过人,大有包举宇内吞并八荒之心,囊获四海之意,有取代同属老大哥“金手指”的地位的趋势(相比金手指的唯我独尊它不扎手更迷你,而有夺人眼球的花朵)。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仙人掌,正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它们生活得开心幸福,在朋友们享受着它们现实中的明丽花朵同时不要忘记曾经浸透它的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与生存环境抗争而最终适者生存、存活至今,我想每一棵存活下来的植物,每一位努力生活、热爱生活的朋友都是胜利者、成功者。

(爱它就爱它的一切,喜欢上一种植物自己就不再完整了)

ps:
    沙堡疣的刺,大家数数它是哪个亚种呢?

(我数)

(我再数)

(我拼命数)

(saboae的一位亲戚,数不清了,擦汗)

    沙堡疣的花是没有香味的,也许在茫茫荒野中一朵小花已经是足够庞大的投入了,但是更浪漫的想法呢?沙堡疣暗恋去了,怕人闻出心事,所以藏起了香。仙人掌的花语便是:藏在心底的爱。

(花开时节,泣惊风雨,竟无语凝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7#
发表于 2009-6-28 2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inix 于 2009-6-28 21:58 编辑

首先感谢几位版主组织这次活动,本来想给生石花属做个综述,不过确实本人是新手水平有限,加上活动规则是介绍一种,我想我就说说我种植时间最久的一个生石花品种——紫勋。新手,自己能够拍的照片还是有限,因此下面的介绍中,有很多是引用其它网站的照片,只是希望能介绍的更清楚。

紫勋的简介:
    紫勋(lesliei):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番杏科(Aizoaceae),生石花属(Lithops)。
    属名Lithops,是希腊文Lithos(石头)和opsis(像)组成的,名如其形,人们常称其为活着的石头或者会开花的石头,日本称该属为“女仙”,而国内通用的中文名为“生石花”。紫勋是生石花属中一个细化种类比较多的品种,比较典型的如紫勋(lesliei)、宝留玉(hornii)、真理玉(mariae)、弁天玉(venteri)等等。



紫勋的故乡:
    生石花属植物,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在干旱季节,它们萎缩并埋覆于砾石沙土之中或仅露出植株顶面,光线仅从透光的顶面(窗口)进入体内。当雨季来临,又快速恢复原来的株型并长大。除雨季花期以外的季节里,它们皱缩于原产地的砾石中,是非常难被发现,这是它们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保护,使得在干旱的季节中免受动物的侵害。
    原产地的生活环境能看到,其实很恶劣,荒漠和砾石造就了这种神奇的植物,由于原产地图片中实在找不到紫勋的照片,只好引用一些其它生石花品种,通过荒野的环境借以感受其故乡的魅力。





紫勋的成长:
    2007年,我第一次播种,当时撒播的是从花市买来的生石花混合种子,我也不知道会出来什么品种,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或许播下去的并不主要是种子,而是希望。在众多品种中,最令我关注的就是紫勋,它们其实只是很普通的品种,但是它们很有活力,虽然平凡但是很美丽。播种,等待它们成长是漫长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我想收获的不仅仅是植物,更多的是快乐。






    也许有一天,它们也像它们的前辈一样开花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也许有一天,它们也像它们的前辈一样结果了,硕果累累的孕育下一代。
    也许有一天,种子在它们身边萌发,那一刻,或许我们能找到很多回忆,回忆起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





紫勋的种植:
    其实我只是个新手,没有经验,也并不懂得如何去照料它们,我只是有着这种种植的爱好,虽然时常因为水平问题出现很多遗憾,但是还是坚持继续在种植种学习更多宝贵的知识。
用土:我用土很简单,赤玉土、鹿沼土这类高档土壤从来没用过。播种,表土1厘米使用颗粒直径不超过1毫米的纯蛭石,其它情况都是使用蛭石、轻石、珍珠岩、砂子以及普通的黄土混合起来,让土壤透气性好,比较松软。
水份:我很固执,虽然很多高手都告诫,很多季节是不适合浇水的,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即使在蜕皮的几个月里还是疯狂的浇水。现在慢慢领悟到,除了因为水份过多可能导致植物开裂外,更主要的问题是,入夏前如果老皮裂开而且还充满着水份,很容易在伤口处感染而死亡,尤其是一些稀有品种。因此,从深冬开始,应减少水份,初夏开始,果断的断水,期待秋季复苏后的旺盛生长。
光照:生石花这类植物还是很喜欢阳光的,在天津,除了夏季的四个月(5月~8月),其它季节我会给予这些植物充足的光照。阳光能够杀菌,促使植物生长,甚至果夹都会因阳光的充足而饱满。
温度:最佳温度是在20~30摄氏度,石花如果冬季不低于15度,而且有阳光的话,能够持续保持生长。对于像紫勋这种健壮的品种,甚至连夏季都不会休眠,马不停蹄的继续自己的成长旅程。植物环境温度应该保持在10~40度之间,以避免冻伤或者灼伤,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也应该考虑让其进入休眠,调整管理方法。

紫勋的故事:
    之所以选了紫勋,也是感觉自己和这个品种很有缘。要说到1998年,我第一次在天津的宝鸡道花市看到这种我从未结果的植物,也是从那时候起就喜欢上了这种神奇的小东西。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品种,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很佩服那时候就开始大批量种植生石花的前辈们。不过那时候我还不了解这种植物,于是因为管理不当,死去了一些。2000年我离开天津,一走就是七年,七年后,回来的时候,交给母亲照料的几十种生石花,就只有一棵黄紫勋和一棵黄微纹玉还活着。也是在我回来的那年秋天,紫勋开花了,也是在那年秋天我第一次播种,没想到种出来的小苗里面,有很多是紫勋。这可能就算是缘分吧,它是个很健壮的品种,虽然并不是很稀有,但是缺始终是我最爱的品种之一。

    限于时间,没有写的太多,一个普普通通的介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与我有同样的感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7-9 17:38 , Processed in 0.044696 second(s), 13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