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老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播种的以菌制菌(关于em菌)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0-6-2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qua-neptune 于 2010-6-22 20:35 编辑

回复 1# 老李


    几点疑问:
      1.抗菌谱或者是抑菌谱:窄谱,广谱?
      2.重现性和专属性是否良好?
      3.是否经济简便,便于推广?
      4.方法技术本身是否成熟?
      5.如果有更简便经济的方法,本法是否被视为淘汰。

目前虽然国内和国际上有此类方法,但是并不成熟,也不建议大范围试验推广。
抗菌方法现在比较标准的还是杀菌剂和控制环境相结合,也是相当有效的。
另外国外推广的地膜覆盖暴晒,高温灭菌是不错的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合理,方便快捷。

从微生物拮抗和微生物抑制来看,生物菌剂只能小范围适用于特点的病害。这点有文献以及实验可以考证。
不同病害或者不同病原菌由不同的微生物拮抗。
市面所售生物菌剂为农用,是否符合花卉标准不得而知。

另拮抗微生物土壤中都存在。60-70摄氏度灭菌后,基本上非病原微生物可以在介质中占领主要地位,从而拮抗病原微生物。
2#
发表于 2010-6-2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George N. Agrios的Plant Pathology 来看.
     第一.拮抗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其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同人类活动无关.
     第二.方法本身虽然有成功范例,但是是正相比较实验,对于不明菌种的抑制无相关数据.
     第三.迄今为止,未能筛选出一种利于新引进的或土壤中存在的拮抗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土壤添加剂.
     最后.经过综合分析,拮抗微生物最终能够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潜力相当有限.

如果说生物抗菌,或者药物抗菌的新技术推广,我个人认为,不如从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性抗性入手,这个方法更经济简便,也更有前景.
我不知道水杨酸或者Asprine能有多钱,不过肯定比农药便宜.如果说水杨酸及其衍生物效果不好,植物毒性过高.有证据表明核黄素也有效果,核黄素是什么?就是VB2,0.20元一瓶的能用2年----因为第三年已经过有效期了!不过就算是过有效期的,扔有80--90%的药物可以发挥作用.

有条件的也可以用INA,BTH...相关化学合成品价格比较低廉,相关技术也很成熟.而且是广谱预防药物.
两次喷施能保证整个生长期内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性.
3#
发表于 2010-6-2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qua-neptune 于 2010-6-23 09:46 编辑

回复 111# 凝胶


    要求做到这三种方法的话,根本用不着药物.

    播种大规模腐烂的,自己检讨一下方法,闷个苗子,一点风也不透,温度不高,光线不强,它要是不烂就奇了怪了!

    看到很多人迷信药物,迷信这迷信那,我都纳闷了.难不成还得给植物天天喝点口服液?
    切个东西怕伤口烂就抹药,你不会用电吹风给伤口吹干吗?
    播种出苗怕烂,那是环境问题,要先搞好环境,和药有什么关系?
   
    药物是什么,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特殊商品.
    但是请注意,不论什么书籍,不论什么专家,他都会告诉你,搞好自身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养植物,先得搞好环境.养人,先得搞好健康!
    在此基础上为了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才会使用药物.
    连健康都不把握的人,吃药有个什么用!

    诶呀,回家多念两本书吧,没文化太可怕了!
    以上就是想对那些迷信,盲目崇拜药物,受蒙蔽的群众提个醒.





     至于老李这个东西,我觉得:
     一.相关证据不足,
     二.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不是很简便,快捷.
     
     如果说作为一种研究,可以实验.
     但是目前在不成熟的阶段拿出来推广,非常不稳妥.
4#
发表于 2010-6-2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qua-neptune 于 2010-6-23 23:53 编辑

回复 123# 凝胶


    我很不爱走概念流.
    1.播多了哪有不烂的----的确,大规模生产上,小范围的腐烂是不纳入统计考虑范围的.我们实验上一般叫系统误差,或者说是样本差异性不明显.那么现在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在大规模播种的情况下,腐烂的发生有样本差异不明显的特征,这个什么EM菌到底有没有效果是不是禁不起推敲!
     2.环境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你在家养东西,是不是相当于变相创造一个小型的人工环境.浇水,施肥,补光,这些都是靠老天呗?!那你还养什么,直接扔草坪里多省事.当一个物种从外界自然环境中脱离并加入人为因素的时候,就已经是在人工控制的范围下了.
     3.免疫系统的问题-----我真都不爱解释什么叫植物的免疫系统.回去好好学学植物生理,植物病理,植物活性分子.植物的免疫没有主动过程,全是被动调节.不论这个植物是小还是大,它都没有免疫系统.那么什么叫被动免疫?就是说,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植物体内并进行相关代谢的时候,植物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可以抵抗,抑制,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多为酚,酮,醛,不是蛋白质!
      4.你举的第一个例子,我没看明白你要说明什么,似乎和上面的免疫没有任何关系.种子缓慢吸水和快速吸水,怎么缓慢,怎么快速?细胞壁,质膜的通透率和空隙大小,是说变就变呗.
      5.得不到好种子,只有劣质的,得加以利用----我真无语了.种子本身质量都不过关,死了就再正常不过了,还杀什么菌,本身就是死的东西能不发霉吗?
      6.种子消毒的问题----什么叫烈性消毒剂?说明上明确规定用1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某某人泡了一个小时,最后种子被灭活了,还得赖消毒剂太烈?75%乙醇,10%高锰酸钾,优秀的消毒剂,物美价廉!注意要按规定的量使用!

      其他的我也不爱解释了,都半夜了,要睡觉了.
      总之四个字,漏洞百出. 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给人的感觉就是扯了一堆无关紧要的问题和概念,最后还什么也没能说明.
      我不爱玩概念.不说了,睡觉了.
5#
发表于 2010-6-24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 凝胶


    有问题的话请查阅George N. Agrios的Plant Pathology,第五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另外不要闲扯进来一些没有的概念和理论:
     首先于文章关系性不大,其次所举例证不成系统,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看着眼晕.
      最后,自己瞎猜的就不要发上来了.
6#
发表于 2010-6-24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0# 老李


    1. 所查资料没有对应的科学文献的支持.无相关数据,无以往相关实验信息,不能让人信服.
    2. 理论解释不详尽,不系统,不能自圆其说.很多东西都仅仅是模糊的概念,无具体过程分析.
    3. 无准确非报道实验记录,样品差异性数据.实验本身的差异性及重现性禁不起推敲.
    4. 本技术尚处于开发阶段(除去开发潜力和前景的问题),在不成熟的阶段拿出来推广很不稳妥,如果作为新技术研究尚且能得到部分支持.

     至于水杨酸的问题,不多说了,别用百度查了,上GOOGLE吧,WIKI都比百度强.
     植物病害系统性获得免疫的早期研究使用药物就是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后发展到花生四烯酸,INA,茉莉酸."接种药物诱导植物SAR基因家族,合成葡聚糖,几丁质酶,PR1蛋白等.具有抗菌活性.并且,系统获得抗性在整个植物中是非特异的,减轻所有类别的包括通常毒性病原物所导致的病害"-----George N. Agrios的Plant Pathology 6.10.1节
   
参考文献:Baker,C.J.,and Orlandi,E.W.(1995).Active oxygen in plant pathogenesis. Annu.Rev.Phytopathol.33,299-321.
文献目录超过百条,不一一列出.要看自己上书店买本书.
7#
发表于 2010-6-24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2# 老李


    科学是严谨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左右的分别.
8#
发表于 2010-7-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 无心柳


    这位花友提的问题很好,不过有两点不足。
   1。这不是专业论坛,不是专业学术讨论的场所。那么本帖是不是发的很没有意义,本身这种帖子就已经很傍学术的边了。
   2。我可以纠正别人的错误,但不能阻止别人发表正常看法。片面夸大药物的作用,我引用书籍反驳算不算是纠正错误。在我纠正错误的同时一些人东拉西扯了一些与本话题无关的东西,我想我不用逐字逐条的重新讲一下植物学的基础知识了吧。

    对于本帖,我已经不想参与讨论,因为讨论来讨论去也不能出什么结果。但是,请不要质疑我的回答。
    一。我最近比较忙,没时间逐字逐条的动用上万字的工夫解释一些与本话题无关的知识点。
    二。科学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严谨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自己不知道的东西非要装做知道,那么就别怪别人反驳。
    三。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我很欢迎大家去探究。但是在技术不明了的情况下,片面的夸大效应并有误导大众的嫌疑,这样的事情不能给予迁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6-7 12:11 , Processed in 0.045900 second(s), 10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